孩子虚荣由父母造成
2008-12-08
2008年12月08日08:41     来源:新华网

给孩子穿名牌衣服好不好?


  有媒体报道,张柏芝经常为儿子添置名牌衣物,动辄上万。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父母愿意为孩子花大钱,无论是衣物,还是生活用品,全部要用名牌。这些父母也许还会慎重其事地告诉孩子:“这衣服很贵的,看看爸妈多爱你。”

  对于这种现象,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少年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钟天平医生提醒各位父母,要警惕孩子出现虚荣心。

  钟天平认为,儿童适当有点攀比心是正常的,这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有关系。因为孩子在幼儿期就有表现的欲望,他们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或者受到奖励的行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孩子从攀比心理转化成虚荣心理,这过程中家长教育不当是问题所在。以下是容易被父母忽略,又会对孩子造成虚荣心理影响的行为——

  父母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虚荣

  某些父母,喜欢把牌子货堆砌在孩子身上,从而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品位。或者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打扮得漂亮、时髦,自己不甘心落后于人。这些家长不断灌输一种“我们家很有钱”的观念,是造成孩子日后追求无度、虚荣的基础,也容易让孩子模仿。

  父母以物质表现对孩子的爱

  很多时候,家长不懂得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便会通过满足物质愿望来表达。家长为孩子购买品牌衣物的同时,不停地提醒孩子:“这些是名贵的牌子货,爸妈爱你才舍得买给你的。”父母的这种行为,容易造成孩子价值观的偏歪,以后往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方向发展。

  父母的自卑心理

  有些家长经济并不宽裕,甚至下岗失业了,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被人瞧不起,所以当孩子说别家孩子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急待为自己的孩子也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会导致孩子错误以为面子是最重要的,日后可能为了撑面子而做出不切实际的行为。

  声音 攀比不等于虚荣

  家长:看见孩子经常跟同龄人比较时,我心里很担心,怕自己不能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让孩子会有自卑的心理。所以只能教导孩子:不可以和别人攀比!

  钟天平建议:父母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攀比心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攀比不会转化成虚荣,而且能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例如某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以后,要求父母变卖家产或向别人借钱,来满足自己购买名牌用品的欲望,这样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虚荣表现。但若果这位同学,通过努力考取奖学金或辛勤做兼职,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这就是攀比心理推动他获得成功的表现。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孩子的攀比心理呢?作为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在积极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例如学习、品行、技能等,千万要注意别让孩子往追求物质、不良行为等方向发展;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以正当方式,通过个人努力来赢过别人;同时要注意别令孩子压力过大,防止他钻牛角尖,必要时要安慰他,让他放松心情。

来源:搜狐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