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基因查病吓出了抑郁症
2008-11-26

2008年11月26日08:50 长江商报

  本报讯(记者 胡梦)以为高科技可以帮助自己预知疾病,哪想花了近2万元却换来自己可能得肝癌、糖尿病等结论。市民张先生为此抑郁成疾。医生提醒心理脆弱者慎做基因检测。

  遭遇:预知疾病后忧郁成疾

  今年49岁的张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总。近几年,家里分别有几个亲人因癌症离开人世,这让张先生怀疑家族基因有问题?今年年初,张先生经医生推荐,花19800元做了易感基因检测,可结果却让张先生如五雷轰顶。

  “张先生,您有肺癌和二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级别是‘高’,也就是说患这两种病的可能性很大。”检测方称,目前的科学水平只能检测出易感基因,而不能对基因进行治疗。

  “那种感觉就像在等死而束手无策。”张先生陷入了忧郁之中。

  张先生无奈到省中医院心理科请求心理咨询,医生告诉他,他做的是“多基因致病”检测,患病和很多外部环境有关的,并不是说有易感基因就一定会得癌症,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张先生这才松了一口气。

  专家:心理脆弱者应谨慎检测

  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李昊说,1年来,通过该体检中心做了“基因检测”的有十几人。虽然这些人都是有经济实力的,但很多人缺乏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做完以后反而增加了心理负担。医院方在推荐这种检查时也非常谨慎。

  省卫生厅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一领域并不规范,因此存在不少问题。做完基因检测后,能否进行健康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以消除检测者的心理负担,都是亟待研究和规范的问题。

  链接:所谓易感基因检测,就是将某些基因片段有序地固定在玻璃载体上,然后通过被检测者序样DNA抽提、用荧光标记被检测者的DNA片段与之杂交,将结果扫描、软件提取并分析数据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

来源:农博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