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网瘾孩子的自述
2008-11-10

 (2008-11-10 09:14 )  来源:济南时报

    编者按:对于赌瘾和毒瘾,人们十分熟悉,如今网瘾又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渐渐为人们所熟知。它成为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头号杀手”,戒除“网瘾”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近日记者走进了山东省网瘾康复基地,记录下了两个网瘾孩子的心声……

    逃避现实压力 沉迷网络游戏

    人物:小明(化名),济南人,家庭条件虽然一般,但他从小学习成绩很好,曾获得奥数竞赛三等奖。

    我从小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初一时更是考到全班前三名。初二时开始接触网络。起初并不怎么严重,只是上课时总会走神,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到初三那年,我参加了山东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时我非常高兴,有些得意忘形,便放纵自己又去上网消遣。由于怕老师和家长知道,我多半只是周末放假时偷偷地去玩上几个小时。

    升入高中以后,由于学习不用心,我的学习成绩开始急速下滑。面对学校和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干脆破罐子破摔,天天泡在网吧打发时光。我开始真正的沉迷于网络游戏,逃课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彻夜不归,通宵达旦地在网吧里玩游戏。

    2004年上高二时,爸爸突患疾病去世,家里一下乱了套。此后,我更加疯狂的上网玩游戏。由于逃课,我跟老师动了手,被学校开除了。妈妈万般无奈,在青岛找了所职专学校让我上。在青岛上学离家远,上网更加方便,我便更加肆无忌惮地逃课去上网,并经常以各种理由给家里要钱。一年的时间,我竟挥霍掉一万多块钱。由于我逃课次数太多,学习跟不上,学校给我办理了休学。休学在家后的我仍然不思悔改,多次拿家里的钱去上网。有一次实在没有钱,就把家里的电视机偷出去卖掉换了钱去上网,并跟网友聚会流窜到沈阳、上海、北京、天津等。

    记者点评:学习成绩好,家长往往不管不问;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往往施加压力。压力让小朋一步步陷入网络陷阱,不能自拔。正如小朋所说,成绩好,他“得意忘形”;成绩差,他“破罐子破摔”,在他的心理有了偏差需要疏导的时候,正确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却缺位了。他的故事也许不仅仅能够启发那些正被网瘾折磨的学生和家长们,更能带给我们对整个社会教育系统的反思。

    状元生:虚拟世界中寻找满足

    人物:林虎(化名),来自江苏南通,曾是某重点高中的尖子生,被人称为“状元生”。

    升入高中后,由于我住校,时间一长,对紧张的高中生活有些厌烦。一个周末的晚上,同屋的小李提议出去上网。我当时心里很矛盾,因为学校严禁晚上出去上网。但后来几个同学好言相劝,我们等班主任查完宿舍后,混出学校进了网吧。不料,我们通宵上网的事被班主任知道了,直接通知了家长,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管教了一番,让我们几个写了保证书,一段时间我们没敢再出去上网。

    高一下学期,我以前通宵上网的事被数学老师拿出来,在班上公开宣讲以警诫同学,我当时很气愤,心想这是故意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人现眼,当时班里确有人晚上出去上网,老师却点名说是我带的头。加上每次回家父母也追问,是不是又去上网了?我打心里反感。从此,我在班里总跟老师对着干,把学习生活中的不愉快都带到网络上去排解。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罗游戏的“冲级”让我有了人生快感!

    高二上学期,我学习成绩下滑很厉害,没经家长同意我就从理科班转入文科班,从此我更加放纵自己,几乎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玩网络游戏,我厌学、弃学的事成了学校的典型,险些被学校开除。爸爸整天在外跑业务,顾不上管我;母亲管不了我。于是,我就休学在家,在家里通宵上网,不在乎父母的管教和脸色。很快,我在网络游戏中“升仙入魔”了,几个同学都被我落在后面,大家都很羡慕我,我心里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自我休学在家后,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僵,父母一打骂管教我,我就弄点钱离家出走,几天几夜不回家,吃住在网吧,成为一名“自由网民”。

    记者点评:一个被称为状元生的优秀孩子,最后却沦落为“自由网民”。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注意到,孩子的心路历程中,记录下家长的责骂、怀疑,记录下老师让自己“丢人现眼”,记录下父母的不管不问。学校家庭教育不足,而社会教育缺位,最终导致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沉迷网络。 (本报记者 张科)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