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残疾小伙子自强之路
福建之窗 fujian-window.com 2008-10-24
在漳州北星工业园路口的一个补鞋摊,双腿残疾的童亚伟坐在轮椅上,一会儿娴熟地在修鞋机上敲敲打打,一会儿穿针引线,那专注的神情,似乎不是补鞋,而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1988年,童亚伟出生于山区华安县高车乡石示头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14个月大的时候,他因患小儿麻痹症发烧不退,母亲背着他跑遍市、县医院寻医问药。至亚伟14岁,经多方治疗,仍无法改变双腿残疾的命运。当时他家因此欠下一堆债务。
“虽然外表不足,但他的内心是完美的。”母亲夸着亚伟。9岁时,看到同龄孩子都高高兴兴去上学,亚伟整天闷闷不乐,也吵着要读书。
正上初中的哥哥便利用课余时间教他认数识字,表姐陈英华找来一套教材让他“啃”。邻居小伙伴放学后给他补“课”。一位亲戚送来一台黑白电视机让他跟着电视学习。渐渐地,亚伟识得800多个汉字,懂得用加、减、乘、除计算。
2003年的一天清晨,亚伟像往常一样打开收音机,郑智化演唱的《水手》给他强烈的震撼,歌中唱道:“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亚伟萌发了到外学手艺的想法。他说服了母亲,只身前往泉州、漳州等地学习修理电器、手机、自行车等,但都因行动不便、学识过浅等原因不能胜任。
2006年6月,亚伟在漳州北星工业园的路口摆摊修鞋。“补鞋讲究效果,比如说线要引好、打实,尤其是女鞋,线缝在外面多难看……”几经磨练,如今,亚伟成为一位修鞋“高手”。随着技术的精湛,生意日渐红火,原来每月只赚300来块钱勉强维持生活,现在可以赚到1000多元了。说到这里,亚伟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现在,我除了把补鞋行越做越好,还要多看些电脑教材和报刊等‘充电’,争取以后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亚伟若有所思地说。
右上图:童亚伟在为顾客补鞋。
⊙杨金敏 郑跃辉 邹丽玲 文/图
[来源: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