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课外阅读逐渐淡出大学生活?
2006-12-21

  在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多少大学生把阅读书籍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日前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主办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中,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比起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正逐渐远离课外阅读。

  祖辈阅读故事

  新华书店里看完一部部长篇小说

  李顺(男,1945年出生,退休教师):

  我和书打了大半辈子交道。

  那时候我家在黑龙江的一个县城。我出生那一年正好赶上抗战胜利的国弱民贫时代,因此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没碰过几本书。60年代初上高中了,逐渐和书走得近了一些。当时世面上的都是《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苦菜花》一类的革命题材小说,我觉得故事情节很好看,一翻就钻进去了。

  上高中时,家里每个月给我7块钱生活费,足够吃一个月了。而当时一本普通的长篇小说要卖接近一块钱,我盘算着,一块钱几乎是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就始终舍不得去买书。怎么办呢?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去书店看书。

  一有空我就跑到县城里的那家新华书店,进去一呆就是一小天。服务员都认识我了,每次我一来她准微笑着点头。就这样,我一年下来书店跑了无数次,断断续续读完了好几本长篇。

  下乡劳动那会,农村没电视,连广播都少,这些书就成了我们的好伙伴。晚上,一个个都不睡觉,而是窝在宿舍的一个角落,捧起书津津有味地看。

  那么苦的日子,我们大家靠着读书的慰藉挺了过来。直到今天,我依然对书爱不释手。自己花7毛钱买的最旧的一本《红波曲》,书页已经又黑又黄,但我仍旧完好保存着。

  父辈阅读故事

  把书藏在筐里偷偷看

  俞技明(男,1960年出生,海盐元济中学教师):

  上学的时候,每到放假都要下地干活。有一次看了一本名为《难忘的战斗》的长篇小说,带给自己很大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那本书,开始喜欢上阅读,还记得看的第二本长篇是《沸腾的群山》。后来“文革”开始,很多书都不能再读了。那时家里的青菜要自己挑出去卖,挑着筐走到县城,每次去都要走三四个小时。不让读,我就偷偷把书藏在菜筐里,走到半路找个隐蔽地方休息一下,看会儿书,所以每次走得特别慢,回家总是很晚,有时候菜也卖不完。父亲一火就打我一顿。后来读了大学,觉得值得收藏的书都买了下来。

  如果在大学里,只是做一个“实用主义者”,就很可能失去读大学的意义。大学不是一个短期培训班,不仅要看本专业的书,还要看社会学、经济学、思想道德方面的书,这样一个人的思想才会更成熟,人生也才会有厚度。

  儿辈阅读调查

  “床头文学”束之高阁

  七成学生冷落了课外阅读

  在一些描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活的影视剧中,经常可见的镜头是:寝室床头摆满了书,大学生对某部小说的主人公津津乐道。而如今大学校园,昔日的“床头文学”盛景还在吗?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日前发放的一份调查卷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已经不再把课余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阅读渐渐从他们的生活中淡出,多数人的“床头文学”书籍都束之高阁。

  调查还显示,7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空余时间主要用在上网和观看影视作品上,将课外阅读作为业余生活主要活动的学生只占20%。2004级经贸系学生小胡说,每天看课外书的时间顶多一两个小时,“借阅卡里的书都是专业书籍,几乎没有文学作品。”

  比起祖辈父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更优越,时间和精力也更多,但很多同学却对阅读表示出无奈。

  比较集中的一种理由是,现在学习、生活、工作的压力都很大,时间虽然越来越多,但各种各样的书籍以及信息席卷而来。虽然看书应该像牛吃草一样反复咀嚼,但要面对考试、考证和就业压力,不得不把大量时间放在这些“敲门砖”上,即便有时间也是偶尔看看电子版的书籍。04级经贸系的学生小杨说:“看过很多的书,但没有一本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学习,同时又能兼顾上几本作品,在看书的时候不得不大量跳跃,看个大致情节就算了事。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自己更喜欢上网、看连续剧,方便快捷,内容又新颖。小杨的室友程同学更倾向于看连续剧,“名著太厚太长,而且很多内容太老套。”

  对此,无论是祖辈父辈过来人还是高校在职教师都认为,课外阅读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东方学院党委副书记伏晓红说:“文学名著等课外书并不是一读就立竿见影的。它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思维、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应该给自己设置一块阅读‘自留地’,像爷爷和父亲那两代人一样,培养良好的阅读方式。”伏老师还表示,今后学校将把读书活动做得更深更广,寻找到既方便又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的集体阅读方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