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唐斯佳)10月16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自贵港的41岁男子孙贵(化名),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他捐献的100毫升“救命骨髓”,将于10月17日下午飞往北京,救助一名白血病患者。孙贵是贵港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
16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胞分离室,孙贵正躺在病床上,两只手臂都插着管子,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机器正在高速运转着。他的妻子陪伴在身旁,给他喂水、喂水果,嘘寒问暖。
孙贵是贵港市某城区政府的一名职工。曾当过军人的他,身体非常壮实。他告诉记者,从2002年开始,他每年都要去贵港市血站献两次血,每次400毫升。2006年3月,当他再次去献血时,血站的护士征求他的意见:“你献了好几年的血了,你的血样那么好,愿不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孙贵当时没有多想,只觉得自己做的都是救人的好事,便毫不犹豫地填了表,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5月20日,广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去电通知孙贵,他与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初配相合,希望他能捐献造血干细胞。孙贵当时非常惊喜,因为之前他了解到,HLA相匹配的几率非常低,甚至只有几十万分之一,茫茫人海中,他的HLA能与患者相合,感觉就像中了彩票一样。他说:“我很兴奋,我都40多岁的人了,还能尽自己所能,救活一个人,患者需要,我就捐给他。”
刚开始,由于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不甚了解,孙贵的家人有点担心,怕捐献后他的身体健康会受影响。但孙贵反过来安慰家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救白血病人,国际上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不会有影响的,你们放心吧!”
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孙贵进行了第二次抽血,结果显示他与患者高配相合。10月10日,孙贵在妻子戚女士的陪同下,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一周来,戚女士一直陪伴在他身旁。戚女士说:“我们都很支持他。我是个体户,我放下了手头的生意,特地来陪伴他,我为丈夫的义举感到自豪。”
孙贵告诉记者,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从第二次抽血验高配,到体检,再到捐献,他已向单位请了三次假了。他的身体一贯很好,他相信捐献完毕后,体力很快就可以恢复,很快就可以上班了。
据了解,16日和17日两天,孙贵将分别捐献50毫升造血干细胞。17日下午,这100毫升“救命骨髓”,将搭乘飞机飞往北京救助患者。孙贵想借助媒体对患者说:“虽然你我素不相识,你的性别、年龄等一切个人资料我都不知道,但我希望你能够健健康康,坚强面对生活,也希望你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献出自己的爱心。”
来源: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