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如何成为职场“白领”?
2008-10-16


残疾人如何成为职场“白领”? 

2008年10月16日 08:31:06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徐敏 叶锋   

    北京残奥会赛场之外的一个话题至今还引人深思:为何我国许多残疾人运动员从事的是手工艺工人、保洁员、福利厂工人等较简单的工作,而许多西方国家的残奥选手比赛之余的身份,却是翻译、大学老师、IT技术人员等“脑力劳动者”?

    残疾人未必就是职场上的弱者。他们很多人有着不输于健全人的巨大潜能。目前,上海等地成功实施的“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说明:只要给予他们机会,残疾人不但可以自食其力,更可以凭借一技之长,成为让人羡艳的职场“白领”。

    身残不影响工作,助残就业向“中高端领域”延伸

    通过专业培训,残疾人也可以进入“中高端行业”就业。目前,在顺利度过见习期后,从“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室内设计培训班毕业的上海肢残女孩朱莉燕正式成为上海东方装饰装修行业培训中心的一名教师。

    2007年底,朱莉燕通过上海市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知道了“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在报名、面试和英语考试之后,她顺利获得培训机会。在培训班,朱莉燕和其他学员一起学习手绘、CAD、预算、建筑美学等课程。在东方装饰装修行业培训中心见习期满后,对方看中了朱莉燕的聪明勤奋,决定留她在培训中心工作。

    “虽然我还没有教师资格证,所以暂时做着助教的工作,但单位对我很满意,还有意让我负责下一个助残班的培训工作。我的腿不方便,但并不会影响我的工作。”朱莉燕满怀信心。

    “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是中国残联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重点工程,计划在2007-2011的五年内,在上海等大陆30个城市通过帮助残疾人掌握以IT技术为主的职业技能,助其实现就业或创业。在上海,该项目每年总筹资84万元,其中李嘉诚基金会捐款12万元,政府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配套72万元。

    据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钱世德介绍,目前上海的“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已开设室内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制作和信息安全4个高端项目培训班,已有79名学员接受培训并相继进入岗位见习期,部分学员已实现正式就业。

    “我们邀请的都是业内比较有名的老师,为了方便聋哑学生上课,还在课上安排手语老师翻译。” 钱世德说,培训中心还做了大量PPT,方便学生理解一些手语较难表述的概念。
 
提升残疾人“就业层次”需多管齐下

    刘骏表示,助残摆脱低层次就业有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的提高。事实上,不少残疾人身残并不影响智力,他们掌握高等技能的水平与正常人一样,甚至能比正常人更优秀。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观念引导和机能培训。

    “要为残疾人创造多样化、多层次的就业环境,光靠政府或残联是不够的,而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刘骏说。

    尽管在政府层面上,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非常重视,但通常来讲,政府都将残疾人就业与健全人就业明显区分开来,特殊看待。刘骏表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比如劳动、民政部门,应建立相关的政策平台,将残疾人就业纳入社会整体就业的部分,而不是使之边缘化。

    同时,目前国内主要通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道经济杠杆来保护残疾人的就业,但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自2006年起,北京市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之前的残联征收改为地税代征……两年共计征收21.19亿元。但尴尬的是,‘残保金’每年只用去30%左右,大部分却在国库里‘休眠’,而残疾人的许多现实需求又难以得到满足……”相关人士建议,在使用“残保金”保障残疾人生活需要的同时,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方面的投入。

    此外,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基金会、社团参与扶贫帮困、助残等公益项目,“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由于资金、场地、师资等资源有限,由政府包办残疾人低、中、高层次的就业并不现实,在此情况下,更多社会组织应该参与其中,而政府也应为此创造有利条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