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走向健康之路
2008-10-13


让残疾人走向健康之路
——中国移动河北沧州分公司扶残助残工作实录
 
cnii.com.cn  (2008-10-13 09:51:41)


 
中国移动河北沧州分公司于2006年在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率先建设了中国移动农村服务站,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办理充值、入网等业务,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站初期,他们便明确要求各县市分公司主动尽社会责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在残疾人中发展服务站代办员,并为他们提供量身打造的特色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责任。两年多来,残疾人代办员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推动移动业务发展,为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残疾人也从中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记录的是部分县市农村残疾人代办员的故事。

在任丘

任丘是农业大市,面积大,分布不均,部分村落较偏远,出行也较困难。吕公堡镇周村有位少一只胳膊的残疾人小赵,在村里经营一家个体商店。因该村位置较偏僻,交通也不太发达,全村几百个移动客户都要赶往十几里以外的镇上交费,有时候赶上营业厅人多还要等很长时间,又麻烦又误事。任丘移动分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在这里建移动服务站,并主动邀小赵加盟。当公司向其介绍了办理农村服务站后可以给村民带来的方便和对残疾人特有的优惠政策后,小赵激动的说:“真的是太及时,太方便,太好了!像我这样一个残疾人,本以为什么也不能干,现在好了,有了农村服务站,既能帮着村里人们交交费,我又能挣钱!”在移动员工的帮助下,小赵的服务站顺利开业并很快有了起色。他认真学习移动业务,自己花钱印广告进行宣传,业绩也屡创新高,由原来的每月放号两三张到现在的十几张,月充值额达一万多元,每月返利达到了400多元。如今,小赵的服务站已成为任丘移动分公司的优秀农村服务站之一。

香城铺村的残疾人刘国路经营着一个小卖店,过去仅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当他在移动公司帮助下开办移动服务站并开办空中充值业务后,收费额一直很高,他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实惠。移动员工张艳峰考虑到放号能够给他带来更多收益,老百姓也更加方便,便建议他开办放号业务。但他开始就是不接受,总怕出点差错影响了个人收益。经张艳峰多次做工作,并对他手把手的进行业务辅导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勉强接受了。没想到第一个月,他就卖了20张手机卡,个人收益也迅速提高。现在,他由最初的每月获利三四百元达到1300元,小卖店也扩建成了超市。他多次向村民们夸赞:“移动的信号好,服务更好,真正的上门服务,我对移动那是百分之百的信赖!”

在泊头

泊头市的农村移动服务站中,有15家由残疾人经营,绝大部分办的红红火火,其中营子镇刘潘村的张连兵算是突出代表。张连兵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身材矮小,并有一条腿残疾,过去也经营着一个小卖部。由于自身行动不便,货物搬进搬出都是大问题,但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他也只能惨淡经营。泊头分公司的渠道业务员们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决心帮助这个身残志坚的年轻人。当为其介绍了办理农村服务站后不但可以提高收入还可以给村民带来的方便时,张连兵表现了很高的热情。在安装了空中充值设备后,他积极配合渠道业务员认真学习业务。张连兵虽身患残疾,智力却优于常人,移动的每种业务给他一说就懂,一教就会,而且能用农村人特有的思维方式,附之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来,很受农民欢迎。经过努力,目前张连兵经营的农村服务站每月能充值7000-8000元,放号30多张,纯收入达到500余元,比原小卖部的收入高出了一倍多。张连兵高兴的说:“自从开了农村移动服务站,到我店里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卖货的收入也提高了,真是一举两得”。

郝村镇鲁张村还有这样一个家庭:哥哥孟繁祥,腿部有残疾,还要照顾同样是残疾人的弟弟,日子过得很艰难。泊头移动分公司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将农村移动服务站设在了这一特殊家庭,并针对兄弟二人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积极帮扶,为其提供多种便利和优惠服务:为其在渠道部门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采取电话随时沟通的方式,方便、快捷的了解服务站的各种需求,并在第一时间上门予以满足。移动开展的各项新业务及优惠活动,员工们不仅将各种宣传资料、所需物品等送货上门,而且帮他张贴在墙,同时手把手教会他才离开。在移动公司的帮助和支持下,孟繁祥经营的农村服务站月收入达到了300多元,已初步摆脱了生活困境。每谈及此,他总是由衷的对移动公司表示感谢。

在青县

青县的农村服务站中残疾人经营的也较多,其中曹寺镇马家场村服务站经营者马玉涛比较典型。他右腿残疾,安了假肢,老两口都已年过半百,家有一双儿女,分别念大学和高中,支出较大。而他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仅靠种地维持生活。县移动公司领导对他的情况非常重视,要求给予特殊照顾,渠道经理谷伟则更是全力配合。由于老马两口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差,开始在学习设备使用和办理移动业务时遇到了一定困难,通过谷伟不厌其烦的帮助和两位老人的努力,他们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谷伟还主动征得村委会主任同意,利用村里的广播室向村民们介绍服务站的功能及给村民带来的种种好处,同时为马玉涛的服务站专门制作了一个宣传牌,设在村里最醒目的地方。考虑到老马的服务站设在了公路旁,流动人口较多,谷伟还特地为服务站加装了灯箱,让那些晚上路过的司机朋友们都能看到这个移动服务站,以更多的增加客户,方便群众。公司每次推出新业务和优惠活动,公司都会特意开来宣传服务车,谷伟和他的同事有的在车上广播,有的去村里和路旁发宣传单,有的在服务站现场为客户办理业务。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服务站门口都围满了咨询和办业务的村民,大大提高了业务量,有时一天时间就能卖出十张号,收费千元以上。服务站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生意越做越火了,老马两口子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了,每月能达1000多元,老马过去紧锁的眉头早已被上脸上灿烂的笑容所取代。

(记者 张国宪 通讯员 窦丽娟 于静静)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