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是个低调的人。
与“恩师”吕克·蒙塔尼、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她发表感言:“我能想像,今后几周甚至几个月内,我可能要参加很多社会活动,但我希望这一切最终能归于平静,我将继续从事我的工作……像我们这样搞研究的人,已经习惯了寂寞的生活。”谈到自己的成就时,这名近年来少有的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简简单单地说:“我做过一些贡献。”
巴尔—西诺西1947年生于法国首都巴黎,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中心工作,原本研究逆转录病毒与癌症的关系。但蒙塔尼1982年挑选她参与自己领导的小组,寻找艾滋病原因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我的生活分成两段,一段是1983年以前,一段是1983年之后,”巴尔—西诺西如是说。
1983年,蒙塔尼和巴尔—西诺西从艾滋病早期病人淋巴和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发现之后,巴尔—西诺西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全贡献给了抗击艾滋病的努力。她说,研究艾滋病既让人着迷又让人心酸。刚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之时,她“幼稚”地以为,这一发现能很快促成疫苗研制,阻止艾滋病流行;但直到现在,艾滋病疫苗研究只能说是“一连串失败”。
艾滋病对非洲的打击让巴尔—西诺西尤为难过。她说,刚发现艾滋病毒时,哪里想得到它竟能通过性途径传播。“我们当时知道做出了一个重大发现,但我们没预料到这一疾病竟能在非洲大陆造成那么大的灾难。”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现有3320万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250万,占全球67%,死亡人数占全球72%,是绝对重灾区。
巴尔—西诺西工作极为刻苦:她是超过200份科研论文的合著者,目前领导着研究所一个重要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受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控制艾滋病的影响,以及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染等课题。尽管已拼命工作,但巴尔—西诺西仍然对抗艾前景感到担忧。获奖后,她和蒙塔尼接受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接见。两名专家心忧抗击艾滋病的经费能否得到保障,尤其担忧眼下的金融危机是否会让一些需要靠援助吃药的病人“断顿”。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显示,2007年全球艾滋病防治资金总额100亿美元,缺口为80亿美元。
巴尔—西诺西说:“艾滋病不仅关系到受影响较重的国家,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希望自己获奖能唤起更多人对这种疾病的重视,促使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吸纳年轻而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工作者投入抗艾滋病的事业。”
来源:中国台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