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离婚时父亲执意要了对4岁女儿的抚养权;自己三年后再婚女儿交由前妻抚养,从此父爱有了残缺。当女儿30岁因双肾衰竭需要换肾却无法找到肾源时,54岁的老父亲不顾女儿的坚决反对,坚持把自己的肾分一个给女儿。
昨日,李莉(化名)顺利进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住院,而她的父亲也已经准备好随时捐出自己的一个肾,伟大父爱将以别样的方式在女儿身上流淌。
文/图记者姜永涛
通讯员黄薇
真情故事
女儿:拒肾源怕父亲身体吃不消
李莉今年30岁,是地地道道的中山人。在她4岁时,父亲与母亲离婚,父亲当时执意要了对李莉的抚养权,过了3年,李莉的父亲再婚,于是李莉回到了母亲身边,父母之间一直没有任何来往,只有李莉在两个家庭之间走动,她成了联系两个家庭的桥梁。
去年5月,李莉突然脚肿得厉害,连鞋都穿不进。医院检查的结果显示,她居然已经处于尿毒症晚期,两边的肾功能都只剩下6%左右。
“当时我完全不相信,很久后都觉得这个事情不是真的。”李莉说,家里所有人都知道换肾是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后,都表示愿意捐肾给她。然而,母亲、老公等人的血型跟她不同,不能将肾捐给她用。
父亲获悉消息后,坚持要捐肾给她,但李莉担心54岁的父亲身体吃不消,一直坚决拒绝父亲的好意,自己则坚持到广州几家医院为肾配型,希望等到适合的非血缘肾源。
父亲:这是我对女儿的一种补偿
在接受透析维持生命的一年期间,李莉发现大部分病人都跟她一样,正等待肾源。“你是O型血,属于最难等到肾源的血型之一。”医生告诉李莉,三五年内,她等上肾源的机会微乎其微,而每次透析的费用要500元左右,这样持续下去确实难以为继。
在父亲一再坚持之下,李莉最后接受了父亲的捐肾建议。也许是天意,经过配型和相关检查、鉴定,结果显示:父亲的肾完全符合换肾条件。
李莉的父亲是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一直不愿意面对记者的镜头,“不希望我们离婚影响对女儿的爱,这(捐肾)也算是父亲对女儿的一种补偿吧。”这位普通的退休老人说,李莉在换肾手术后,还要接受抗排斥药物治疗,这也是一笔几万元的费用,而自己也只有这么大的能力帮助女儿了,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帮帮女儿渡过这个难关。
当事人:不想刊出真名怕亲人担心
也许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缘故,李莉特别要强。她在生病以前,通过个人努力成为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的理赔师,后来她自己创业。
为了筹措资金治病,夫妇俩把在位于东区库冲的房子卖掉,在外租房子住,自己忍受多少苦难都不吭声。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得知消息后,为这名老员工筹了5万多元。“我们不想家公家婆知道这个消息,所以不想刊出真名,免得他们担心。”李莉说。
事件进展
检查达标后将手术
当李莉前往广州等待医生安排手术之际,被告知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当天,李莉和父亲立即赶回中山,中山市公证处工作人员通过“绿色通道”,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当天即为其办理了公证书。昨天,李莉已经顺利入住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左图),检查达标后,将尽快进行换肾手术。
来源:广州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