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妙用
2008-10-05

  在图中,大家看到的是航天员聂海胜在太空中酣睡的模样,他把自己“挂”在舱壁上,看上去正美美地享受着微重力下的睡眠。

  有人很好奇: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时,肯定会梦见自己变成羽毛,那么轻盈,那么自由……有人很疑惑:咱地球上生活的人,习惯了脚踏实地的感觉,一旦到了太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能睡得着吗?也有人这样推测:也许不会有问题,他们可能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其实,在地面上无论如何都模拟不出这样的睡眠环境,也就是说航天员没有条件接受这样的训练。“神舟”六号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说:“我们确实睡着了,不过一开始也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适应”。

  对航天员来说太空中的睡眠质量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航天员的工作效能!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尽快适应“漂着” 睡觉呢?航天员的妙招就是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告诉自己现在正躺在地球上的那张床上,尽量再现那种熟悉的附着感觉,引导自己渐入睡梦。

  我们不妨进一步“看看”心理暗示的效果——

  准备状态:自然站立,双臂前平伸,双目自然闭合。

  对被测试的人说:

  现在在你左臂上系一个大大的氢气球,请想象你的左臂正被气球向上拉着(停顿5秒以上,注意观察被试的左臂);

  现在在你右臂上挂上一个铅球,请想象重重的铅球正向下坠拉着你的右臂(停顿5秒以上,注意观察被试的右臂);

  现在在你左臂上再加上一个大大的氢气球,请想象两个氢气球正以更大的力向上拉你的左臂(停顿5秒以上,注意观察被试的左臂);

  现在在你右臂上又加了一个铅球,请想象两个铅球正以更大的力向下坠拉你的右臂,(停顿5秒以上,注意观察被试的右臂)。

  你看到了什么?

  被测试者两臂是否保持了初始状态?如果基本保持了初始状态,那么追问被试者是否感到双臂有点累?如果已经不是初始状态了,那么,是左臂高了,还是右臂高了?追问被试者在想象氢气球和铅球的拉力时,手臂是顺从拉力,还是对抗拉力?

  专家分析:

  如果被试者双臂的高度变化了,显然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如果基本不变,但是双臂感到累,这也是心理暗示作用的证明,那是不知不觉中对抗拉力的结果。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了解它是为了有效地应用它,让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你的体会呢?

来源:新浪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