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高一
小蓝:
我们在了解生活周围事物时,首先会关心自己,每个人在内心都会询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更进一步还会问自己“我这人怎么样,有能力吗?有才干吗?是不是很不错?”这是对自己的评价。“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是自我期待。这些问题的答案从哪里来?作为社会人,我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期待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周围人,如:老师、同学、家长、朋友等等,我们需要把周围人的看法作为参考不断修正和调整自我认识,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可见在意老师的评价并不是错误,你去问问同学们会发现他们也都挺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
你能够自律,善于反思,每天反思自己是一个很不错的做法,反思过后是改进和完善自己,当然一定会感受到辛苦。我想高中以前你一定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想一想获得这些成绩你又付出了多少努力?你的努力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收获?你会发现正是自己不断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你。
可是为什么你感受不到快乐自信呢?一直以来你总是以老师的评价来考量自己,以他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学生的评价和要求都不一样,如果总是考虑老师的评价就会忽略了自己的实际状态和真实的想法,总是要揣摩老师的想法,被动地跟随老师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疲惫。你可以试着把视角从老师转向自己,思维方式从“老师会评价我”、“老师希望我怎样”,转变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自己有些什么特点?”“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逐步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从无所适从的不稳定感中走出来,就不再会感到那么困惑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