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月饼别忘居家贫困老人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08-09-11 10:41:19
新华报业网讯 9月7日是南京市助老服务月的第一天,秦淮区红花街道春天家园81岁的低保边缘户罗秀英老人,得到“银燕美容美发厅”赠送的四块月饼,老人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告诉每天上门为她服务的家政服务员,这是自己几年来第一次得到的社会捐赠,她要留着中秋节晚上再吃。而像她这样的老人,还有秦淮区岗虹苑社区87岁的陈月先、康居里80岁的戎庆兰、乔虹苑的朱金兰……与此同时,有些养老院因为媒体报道“目标集中”,很早之前就被捐赠者“聚焦”,以致有的养老院里月饼成堆吃不了。
一家驻宁企业办事处的负责人近日致电本报记者称,他们准备了100多盒月饼,打算捐赠给南京某家知名养老院。联系后才发现,对方收到的月饼已太多,而老人又不能吃过多的甜食,院方正在考虑如何处理。当该企业获悉很多散居在家的贫困老人正渴望这些月饼,立即与南京某区民政部门联系,希望交给居家养老中心处理。“社会慈善捐助行为近年越来越普及,这是件好事,但因为信息不对称,捐助和慰问行动也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秦淮区康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建宁经理告诉记者,一些散居在家的低保老人,其实更需要社会和商家的捐助。
“全市由政府买单家政服务的老人有8000多人,他们都在家养老,而如果给他们发放月饼等慰问品,这是个面广量大的工作,政府显然没有力量完成,只能冀望于社会了。”南京市老龄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南京各区的居家养老都由中标的中介机构实施,如秦淮区康馨居家养老中心,可以通过他们来实现。王建宁说,只要有人愿意捐,让老人得到好处,他们不怕烦,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银燕”这次给老人提供免费理发、赠送月饼等公益活动,就是她很早以前委托热心朋友帮忙牵线的。但看到老人这么开心,她感到既欣慰也有压力:每年一系列的节日她都会主动考虑拉赞助和捐赠,尽可能把捐助双方的需求对应起来。
同样是养老院,政府办的和民办的也一度享有不同“待遇”。玄武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眼下南京80%以上的养老院都是民间机构投资开办,床位饱和率占97%。但长期以来,政府或企业捐赠都会集中在政府办的养老院,就在几年前,很多民营养老院的老人还无缘社会捐助,老人们只能盼望儿女亲属节日探望时送点礼品。为此,他们从三年前就给区里的10多家民营或公办养老院发月饼,保证院里的老人每人能吃到一两块月饼,其他传统节日,也给这些民营养老院发放慰问品,尽可能让所有老人满意开心。
南京市慈善总会救助部的负责人表示,企业如果有捐助意向,他们会迅速与需要救助的单位联系,让老人们得到有效的帮助。联系电话:84819607。 本报记者 董婉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