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困扰是自杀头号理由
2008-09-11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记者从广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了解到,自从去年10月29日开通心理援助热线020-81899120以来,工作人员共接到6587个求助电话,其中倾诉婚恋家庭苦恼的占了四成。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5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打来电话表示要自杀,至少一个月有20个这样的电话。

  学历越高越易心理失衡?

  “我老公经常夜不归宿,这几年对我非常冷淡,为了这个我们吵过闹过,但都没用,现在心灰意冷,真想死了算了!” 一位32岁的女性在电话中呜咽着倾诉心里的委屈。广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接到的咨询电话中,因婚恋和家庭问题想不开的占了约四成,此外工作与学习问题占了8.5%,而性问题占了4.9%,子女教育占了3.6%。

  统计显示,在来电倾诉者中,学历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工程师、律师等占了较高比例,至少在20%以上,工人占10%左右,而私营业主占7.3%。此外还有约36%没法了解其职业情况。“不一定是学历越高越容易心理失衡,可能是这部分人群更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寻找解决途径,而不是窝在心里!”

  “全职主妇”困惑多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回归家庭,而奔波在职场的女性也有不少把“全职主妇”当作自己未来的目标。但是,广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工作人员说,来电反映心理困惑的女性中,“全职主妇”是个比较突出的群体。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女士,自从怀孕开始就再也没有工作过,如今儿子已经4岁,她多次提出要重返职场,但都遭到老公反对。“第一次通电话,我们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我觉得她心理累积了太多负面情绪,同时又缺乏正常的工作社交,一方面对老公非常不满,另一方面又不敢离婚,担心一个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经常觉得活着没意思。”

  为救自杀者打破“保密原则”

  从心理热线开通头半年的统计来看,有抑郁倾向者占了57.9%,明显焦虑者占了19.3%。此外,有自杀意念的倾诉者占了3.8%,有自杀计划的为0.4%,而自杀未遂者占了0.2%。“地震发生之后,6月和7月有轻生意念者尤其多,都在30例以上。8月份大家都忙着看奥运,可能心态比较平和,这类求助少一些,下降到20例左右。”对于这类有自杀危险的求助者,工作人员一方面尽力开导,缓解其心理困惑,另一方面也会巧妙询问其亲友电话,事后立即联系,告知他们事态严重性。“按说心理咨询中有个保密原则,但是为了救命,我们也只有用权宜之计,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

  工作人员要倒“心理垃圾”

  记者了解到,心理热线24小时开通,工作人员实行轮班制度,还要值夜班,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工作非常辛苦。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心理咨询方面的从业者其实也是“重灾区”,容易接收负面情绪,导致自身出现心理问题。对此,热线工作人员深有感触。“一旦觉得有点吃不消了,我们都会去找督导老师,及时清理心理垃圾。”据悉,很多工作人员两周就要去找一次督导老师,还有的热线接听工作人员太投入,导致一周就要倒一次“心理垃圾”。

  新闻链接

  年轻人“头号杀手”是自杀

  今年的9月10日是第6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全球化思维、全国性计划、地方化行动”。在广东省首届“预防自杀与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上,广州市脑科医院副院长李洁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在中国15~34岁的年轻人中,自杀为“头号杀手”,排在其后的致死原因才是车祸与各种癌症。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各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由此会加重引发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可能,而这些精神障碍又是自杀的高危因素。”李洁指出,约90%的自杀者身前患有某种精神疾病,其中很多是抑郁症患者。所以,积极治疗抑郁症,对减少自杀非常有用。

来源:大洋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