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血青年到热血老年
2008-09-06

经济观察报 文/杨葵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感兴趣者,必定如我一样酷爱一本刊物,《新文学史料》。创刊20多年来,它刊发了诸多作家的回忆录,不仅极具史料价值,更兼无比好看。牛汉便是此刊的灵魂人物。从参与筹备,到后来都退休了还被返聘回去做主编,可以笃定地说:没有牛汉,就没有《新文学史料》。

可能与多年编此刊物有关,牛汉本人这册自述,也是独特的“《新文学史料》体”——谈文学,谈身世,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别处:各种文学界曾经发生过的运动、下放、批判,以及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学圈老人们之间互相的恩恩怨怨……

这恐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所独有的一种文体,传记不像传记,历史不像历史。这样的文字读多了,会有点悲哀——想在《新文学史料》上写回忆录的那批中坚力量,上至茅盾、夏衍、叶圣陶,中至沙汀、艾芜、胡风、丁玲,下至牛汉这拨儿“胡风反党集团分子”、“丁陈反党集团分子”,还有什么“四只小黑天鹅”,等等,那么多年里,这些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因为社会动荡的缘故,大多数人一辈子写的检查和交待材料,恐怕要比作品字数多,真叫人欲笑还哭。

牛汉一半是个大编辑,一半是个大诗人,两个领域的成就都极突出,且都以个性鲜明、刚正不阿著称于现当代文坛。“刚正不阿”不是随便说说的,仔细考量现当代全体作家,真能在人品上不愧此语者,凤毛麟角。牛汉1923年出生,今年80多岁了,可以来做初步总结了,他担得起这个沉甸甸的词。

因为刚正不阿,他坐过国民党的牢,也坐过共产党的牢。前者因为搞学生运动,后者因为著名的“胡风反党集团案”。“胡风反党集团”众多成员,他是第一个遭拘捕的。两次蹲监狱,好像更激发了他骨子里的刚正不阿,从此愈发耿直、真率。80年代初,他荣获全国诗歌创作奖,颁奖大会上,赶上胡乔木给他颁发证书,居然拒绝与胡握手。刚正个性从中可见一斑。

这种个性,决定了这本口述实录非常爆料,非常大胆,唯其如此,它便因为具有几近透明的真实,让人尊敬。对很多一向享有“为尊者讳”“特权”的大人物,牛汉直指要害,且有根有据。不少他的师辈,以及曾与之共同罹难的“胡风集团”内部人士,都挨了他的白眼,毫不留情。

从这角度说,这本回忆录,与“史料体”又像又不像。不像之处何在?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回忆录,无不追求超脱、散淡、平和、娓娓道来,但牛汉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热血青年到热血老年”,直至80多岁的今天,还会以热血为荣、为傲。也正因此,他会感觉自己“仍在苦苦跋涉”。

来源:经济观察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