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奥运看高校:聋人也能“收听”奥运会比赛
2008-08-24

——“基于WEB的手语播报系统”被奥组委采用

    北京奥运会,聋人朋友可以登录奥运会官方网站,通过三维模拟动画做出的手语,方便、快捷地获取网上信息,与普通观众一样,及时了解奥运赛事。这得益于一项名为“基于WEB的手语播报系统”。

    该项目由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合作完成。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尹宝才告诉记者,手语播报系统的雏形始于1993年,最初的目的是提供给聋人朋友一本属于自己的“字典”。

    手语的采集是极其繁琐的,每个词由身体、手部、嘴部几个动作组成,要把这些动作序列变成三维数据采集下来,倾听、采集、记录、整理、输入……尹宝才和他的团队一点点与聋人朋友交流,将收集的手语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反映在屏幕上。中国手语词典收录的5000多个词的动作都是这样一个个收集、校对、编辑的,这一工作持续了3年之久。

    “其实我们的最大困难并不是专业知识的应用,而是手语也有‘口音’的差异,同样一个词会有不同手语的形式,准确选择最规范的手语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尹宝才说。

    在原系统的基础上,研究的重点转向“交互”,手语交互系统在随后5年里逐渐成形:健听人把想跟聋人说的话告诉这个手语交互系统,系统会自动将其“翻译”成手语打给聋人;同时,手语交互系统会把聋人的手语转化成我们所熟悉的汉字,交互系统实现了健听人和聋人的双向交流。

    从2000年到2008年,这个不断进取的团队将交互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电视画面到网络页面。如今,交互系统可以将网页上的文字转换成标准的手语动作,通过虚拟的“新闻播报人”,让聋人朋友“读懂”互联网上的信息。

    今年5月,“基于WEB的手语播报系统”被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无障碍信息服务计划采用。这一服务在往届奥运会上是没有的,很好地践行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对无障碍信息服务提出的应用需求: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能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丰富的、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来源:中国教育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