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倍受社会关注的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震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对缺少关爱。
五层楼高的教学楼直接插进地下,午夜梦回耳边常响起同学们的呼救声……8月20日在蓉召开的四川省灾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比起倍受社会关注的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震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对缺少关爱。
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缺乏心灵抚慰的震区教师同样存在惊悖、恐慌和恶梦等心理障碍,个别严重者还出现抑郁甚至精神分裂等倾向。有关部门透露说,通过一次对震区教师类似夏令营的活动发现,部分教师在活动中存在说话时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听对方讲话也不知道对方说什么的心理应激障碍。
当天召开的四川省灾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专门强调,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灾区特别是极重灾区教师和校长的心理健康,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并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关爱,帮助灾区教师尽快走出地震灾难的阴影,度过难关,恢复正常生活。
对此四川省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曾宁波研究员透露说,震后教师由于基本生活没有得到完全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也没有完全得到保障,巨大的内外压力极容易给他们师心理带来变化。“和学生们不一样的是,教师因为是成年人很容易受到忽视。你看现在社会上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都很重视,都在呼吁加大力度,但是给老师提供心理干预的就要少许多。事实上我们走访的很多学校都在呼吁,希望能够给老师提供心灵抚慰。和学生比起来,老师心理干预的重视程度的确要少很多。”
“其实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后,身临其境的震区老师同样存在很多心理障碍和阴影,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心理干预和帮助。”曾宁波研究员告诉记者,根据对地震重灾区青川、江油和部分乡镇学校教师的不完全调查发现,震区许多教师都需要得到心理健康辅导和帮助。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