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残疾人有难 众多网友伸援手
2008-08-15


热心残疾人有难 众多网友伸援手
 
yzdsb.hebnews.cn 2008-08-15 01:42:13  燕赵都市报
 
本报驻沧州记者 代晴

两把高至膝盖的小板凳,手掌宽的凳子面已被磨得发亮,细长的凳子腿也用木条重新加固,它们就是阎树静出行的代步工具。身体重度残疾的阎树静不但独立谋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还不忘帮助其他身处困境的人。而当阎树静面临经济困难的时候,众多感动于她的事迹的网友,也自发伸出援助之手,让爱心的接力一棒棒传递下去。

◎立志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32岁的阎树静是沧县崔尔庄人,1岁时她因高烧患上小儿麻痹,双腿残疾。1998年,考上大学的阎树静因身体原因被高校拒之门外,但她依然坚持学习,先是自学英语考取大专文凭,接着又于2001年来到沧州学习电脑操作。业余时间里,阎树静为了巩固知识,还当起了家教。“就是逼着自己学,觉得有知识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阎树静说。

后来,阎树静又学会了手机维修,为自己的就业创造更多的出路。说起阎树静的工作经历,那真可谓丰富,她卖过特产,做过家教,当过老师,还开过店。虽然阎树静行动不便,连上下楼梯都需要别人帮助,但她始终坚持自食其力,“我不做命运的奴隶,我要做命运的主人。”这是阎树静从不更改的人生态度。

◎给残疾朋友送去鼓励帮助

身体上的残缺让阎树静更能体会残疾朋友的痛苦,也让她更懂得怎样为他们送去鼓励和帮助。今年4月,担任手机维修教师的阎树静结识了一位名叫臧春超的小伙子。这个年轻人19岁那年因意外坠落造成下半身瘫痪,突来的打击让他一蹶不振,患病4年从不出门,连姐姐出嫁当天的合影都拒绝参加。阎树静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臧春超走出自卑,接受现实。“一开始他对我也很排斥,等看完视频,确信我也是残疾人后才决心走出家门跟着我学手机维修。”阎树静说,后来臧春超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克服了心理障碍。

臧春超毕业后,阎树静四处联系为他找工作。工作落实后,阎树静又拄着小板凳在单位附近打听有没有住房出租。阎树静说。臧春超的姐夫刘松旺说,“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感激阎老师,春超也把她当成了亲姐姐。”

2003年,阎树静通过媒体报道认识了一位献县的残疾人刘艳华,得知对方想学中医按摩却找不到书籍后,阎树静立即为他寄去了一套。为了能让刘艳华早日谋生,阎树静又多方联系学校和老师,如今刘艳华已经学会了剪纸,并且能靠手艺挣钱了。

今年3月,阎树静从网上得知了沧州网友“2002”身患重病的消息。由于够不到汇款银行的柜台,阎树静亲自把钱送到了医院。捐款第二天,阎树静又用稿费买了鸡蛋给“2002”送去。“当我走到‘2002’的病床前,他一下子哭了。我鼓励他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阎树静说,后来她一直发短信鼓励这位网友,直到他离开人世。

◎身陷困境网友自发相助

阎树静的网名叫“快乐如风”,很多网友都熟知这个名字,并为她的坚强和热心而感动。最近,有网友得知阎树静的丈夫患病家里积蓄所剩无几,5岁的儿子也面临上不起幼儿园的情况后,立即在沧州论坛上发帖,呼吁大家帮帮阎树静。“网友们积极讨论能为阎树静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并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发帖人姜博说,目前阎树静儿子上幼儿园的联系事宜和费用问题已经落实,而帮阎树静本人找的手机维修店也将于8月18日开张。“大家都自发在网上宣传,说以后无论是修手机、买手机还是交话费,都到阎姐这来。”

阎树静说,网友们不仅为她在顺城一楼联系了柜台,摆上了桌椅板凳和电脑,就连手机维修店的名字也是大家伙给起的,“如风通讯,一听就知道是我。”虽然生活的压力给阎树静出了道难题,但她相信有网友和无数好心人的支持,所有的磨难她都能挺过去。

■相关报道

身残志坚回报社会

邯郸:申勇

项目:汽车大梁校直法

愿望:每市免费传艺一残疾人


本报邯郸电(记者郑建军)邯郸残疾农民申勇,日前刚刚拿到了《汽车大梁校直方法及设备》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为回报社会,他将在全国每个市选择一名残疾人免费传授专利技术。

今年50岁的申勇告诉记者,他是邯郸市魏县前大磨乡破井村农民,高中文化,听力二级残疾,现在邯郸市西环路上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厂。15年前,他就开始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发现大梁变形后,汽车易跑偏、掉档、震动、颠簸并使其他机件损坏,为车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按以前办法,汽车大梁变形后,一个就是报废换新的,成本很高,且造成资源浪费。另一个办法就是维修,但利用传统工艺,效果不是很好。经过十余年的工作实践和细心钻研,2005年,申勇终于发明了汽车大梁校直方法及其设备(申式校梁),并在今年1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用专利方法校正后的汽车大梁与原来一样坚固耐用,每架大梁可给车主最少减少七八千元的损失,每辆车还可延长一两年的使用期。

申勇告诉记者,他是一个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困难,条件成熟后,他将在全国每个市选择一名残疾人免费传授专利技术,在全国每个市开一家“申式校梁”连锁修理厂,让残疾人从中受益,让更多的车主受益。

衡水:张铁岭

项目:残疾人专用手柄

愿望:为残疾朋友带去便利


本报衡水电(记者焦磊)29岁的年龄,正是追逐梦想的花样年华,可6年前的厄运让张铁岭失去了四肢,但他像所有拥有健全身躯的同龄人一样,从没放弃过追逐梦想的权利,尽情为理想奋斗。

2002年12月27日,是张铁岭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暴风雪让我昏迷在草原上,极度的寒冷将全身冻僵,虽然四肢没有了,但命还是保住了……”张铁岭嘴角露出开朗的笑容。

手术后,张铁岭装上了假肢。随着康复训练的进行,他渐渐发现假肢关节少、角度小、而且没有手腕,不能自由扭动。从2004年开始,张铁岭便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搞起对残疾人专用手柄的发明,经过3年的钻研,最终在2007年成功做出了一套模型,并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今年7月30日,国家版权局批准了他的发明并给他颁发了专利证书。

张铁岭拿出一只有蓝色手柄的小叉子介绍起他的发明,这支手柄采用不锈钢及软泡沫材料制成,独特的椭圆形状及虎口卡槽设计,不仅比传统的圆柱形手柄更有利于目前残疾人普遍使用的假肢的手形抓握,而且软泡沫材料能有效减少硅胶手皮在对用具抓握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使假肢在抓握过程中更具弹力,从而降低了对内部电机等极易损耗部件的磨损,延长了假肢的使用寿命。此外,他还采用了卡珠定位360度旋转、卡簧固定伸缩以及特有的角度弧形等外观设计,这些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残疾人的各种情况,使残疾人只操作手柄就能够做到用餐具自己盛饭、炒菜等日常事项,实现生活自理。

张铁岭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让自己的专利能够尽快地投入到社会中,为广大残疾人朋友带去便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