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玩具看宝宝性格
2008-08-06
    儿童的天性是玩。通过玩,孩子们感触现实、认识世界,增长才智;而玩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一,选择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

    婴儿眼睛喜爱追逐色彩鲜亮的物品,手中摇动能发出响声的玩具。1岁的孩子不仅看,还要动手去拿,那是想亲自感觉一下物品,体会物品的质地、温度。2~3岁时开始对能活动的玩具感兴趣,似懂非懂之间什么都要摸摸。3岁以后的孩子更是喜欢自己动手摆弄玩具,摆弄甚至拆毁东西是因为他太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定要弄明白。”于是,便出现了在大人看来的“破坏”行为。

    ·喜欢怀抱绒毛类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丰富、细腻、依恋、温情的人。

    绒毛玩具常常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即可当做玩具,也可以视为伙伴;可以哄着它玩,也可以用它来发泄情绪,能满足孩子不同时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绒毛玩具特有的柔软质地,对性格孤独、胆怯,渴望关怀的孩子有安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喜欢拼装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强,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较久,做事比较有耐性。拼装玩具需要孩子脑、手、眼配合,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塑料拼装玩具的色彩漂亮、反复拆装且较安全,是幼儿的必选玩具。3岁以内的儿童随搭配,到4~5岁时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型安装成一个“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自编”图形。

    ·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性玩具,比如说:球、车、枪、剑、棍、棒等物。这些孩子从小好动,经常做出踢、跑、跳等动作,被家长认为“不安稳”。他们通常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对内心的情绪不加掩饰,动作就是他们的“言语”,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玩具,他的快乐源于活动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个“饰物”。

    ·还有的孩子喜欢电动玩具,一按电钮开关,玩具就可以让他们开心一刻,但这类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热闹”,无法探知其内部秘密。也有的家长因为电动玩具价钱最贵易损坏,就只让孩子看着家长操作,而不让他亲手触摸。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搏得孩子一乐,他对玩具的兴趣不会维持太久,更不要说培养探索精神了。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好动,坐立不安,你可以选择一些静态性的智力玩具,像积木和插塑玩具,让孩子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会控制物体,并进而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使好动的个性有所修正。 

    如果你的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你可以选择动态玩具,如惯性玩具和声控玩具,让孩子在追逐汽车、飞机、坦克的过程中,产生愉快和自信的感觉,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

    如果你的孩子粗枝大叶,性情急躁,你可以选择些制作性玩具,如纸模玩具,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养成学习的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不合群,不愿和别人交往,你可以选择参与性玩具,如水上玩具,或让孩子参加集体游戏,使孩子逐渐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父母应有计划地使用非专门玩具,如棒子、钮扣、橡皮泥、绳子等,让孩子自由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孩子掌握这些材料的特征和使用这些材料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对手中的材料进行整体组合,并逐步过渡到有主题、有情节的组合,以发展孩子的独创能力。有关实践已经证明,非专门玩具对孩子健康个性的发展会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游戏结束后,父母要督促孩子把玩具收拾整理好,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收拾整理玩具中,同样要求孩子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合理的排列来完成管理任务,这对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

    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利用玩具的特有功能,就一定能引导好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来源:搜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