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教育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体育教师已在北京教育学院的组织和指导下顺利开展了“迎奥运、育体、育心、育人”阳光体育教师培训活动,第一阶段已完成了奥林匹克知识的全员培训;第二阶段进行了教育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奥林匹克知识和新的理念。
此次教师培训活动的目的是让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有新的认识。育体是生物学要求的身体发展,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即形态、机能和活动能力的改善与提高。育心是心理学要求的心理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一是认知的发展,如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二是意志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等。育人是社会学要求的人的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协调意识、角色意识、安全意识、规则意识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奥林匹克追求的身心合一、协调发展正是现代体育本质的诉求。通过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身体运动中得到育体、育心、育人的效果,所以学校体育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三个层面不能协调,健康就不能保证。从体育的现实情况看,传统的体育热了“物”(如技术、机能、体能),冷了“人”,所以要强调体育对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作用和机制,以便与健康相吻合。马家军的兵变就是三者关系没有处理好的结果,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就是育心的缺乏。
今天我们研究身心关系、体育教师全员参与,旨在推动一种整体的、身心统一的、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体育观的形成,这对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即使奥运会结束了,追求身心合一、协调发展的现代体育依然是我们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学校体育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强身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才是学校体育永远的追求。
奥林匹克教育只是体育教育的一种手段,奥运会的召开使我们的体育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认知。奥林匹克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潜移默化,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地产生教育元素。十四中体育教师每周五天穿五环颜色的衣服,使用双语教学,广播操时讲授奥林匹克知识,体育课上设计渗透奥林匹克知识的情景教学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体育教学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展示体育教师才能的大舞台。只要各位老师齐心协力,勇于创新定会为北京奥运会增光添彩,为奥林匹克教育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将为未来的奥林匹克教育提供更多的范本。
来源:现教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