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要缓慢释放心理压力
2008-06-12
高考之前,考生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高考结束后,估分、等待成绩又让部分考生焦躁不安、甚至失眠、产生狂躁等情绪。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解亚琴咨询师认为,高考之后,考生应适当缓慢释放心理压力。

    据统计,60%至70%的高考考生会在考试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考生心理危机发生率考后多于考前。部分考生常常会想:落榜怎么办?没考上理想的大学或专业怎么办?即将跨入大学门槛,又将如何调整心理适应新的生活?

    据分析,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考生大概分三类:一是临场发挥不好的考生,心理平衡感较差,又遭到家长埋怨或旁人冷眼的;二是学习基础较差的考生,强烈的挫败感很容易心情沮丧,错误地认为高考的失败与挫折就等于家长的面子受损;三是高考落榜生,这类考生考前被父母百般呵护,考完之后父母的态度稍有转变,将承受巨大的打击,挫败感会更强。

    心理专家认为,高考过后,考生应适度放松,科学调整,适当锻炼或旅游,不要完全丢掉学习习惯,更不能彻底打乱生物钟,否则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建议考生不论结果好坏,都要悦纳自我,可以找些亲近的朋友倾诉,释放内心的不快,与同窗好友到郊外远足,放松自我。

    这时也需要长期关注孩子的父母能继续注意孩子的心理动向,留心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意外事件发生。给孩子一份理解、一个支持性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这样表达出的都是对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给孩子战胜失败与挫折的勇气。

来源:太原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