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曹笃的母亲去门口接他。
昨日(6月7日)上午11时30分,高考第一门语文考试结束,考生们陆续走出了朝阳区新源里中学校门。与其他考生不同,曹笃是坐在轮椅上被老师推出来的。有家长问“这孩子怎么受伤了”,曹笃的父亲回头笑着对那名家长说:“那是我的孩子,他是残疾人。”
昨日上午8时20分许,22岁的曹笃坐在轮椅上被父母推进考场。他没有带书包,只拿了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准考证、笔等必用工具。曹笃的父母丝毫不介意让其他家长知道他是一名残疾人。“身体残疾不要紧,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就好”。
曹父说,在小学三年级时,孩子身体肌肉开始萎缩,是一名肌无力患者。昨日曹笃没有刻意在残疾的双腿上盖上东西,他穿着浅色运动裤的两条腿比起同龄人来要瘦得多,裤腿显得有点空荡。他的双手同样纤细。曹母说,肌无力使得曹笃写字一直比较缓慢吃力。
三年前,因身体原因,曹笃高中毕业时没有参加高考,但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决定参加今年的高考。其父母在北京找了好几家复读学校均被拒绝,最后精华学校接收了曹笃。
曹父说,孩子很争气,学习成绩从倒数一直进步到班级前列。此前高考模拟考试,曹笃的成绩大约在二本以上。此次他第一志愿填的是北方工业大学,第二志愿是北京联合大学心理学。
考完语文出来时,他的脸色微微泛红,但表情几乎没有变化,显得很平静,也没有和父母说话。曹的母亲告诉记者,他们已在学校附近订了钟点房,并预定了菜肴。因为曹笃不喜欢在人多的饭馆排队吃饭,他们已经跟服务员打好招呼,饭菜做好直接送进房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