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心理暗示 作用很强大
2008-06-04

  神经语言程式学(NLP)对心理暗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是希望通过改变人的情绪,对心理形成暗示,达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因此积极恰当地使用心理暗示,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情绪和行为。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心理暗示来追求快乐或逃避痛苦;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心理暗示来养成好习惯或戒掉坏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心理暗示来鼓励自己增强自信感或帮助自己减少自卑感。

  曾在《寓言心理DIY》上读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哮喘病人由于病情剧烈发作而从床上惊起,觉得自己快要窒息而死了。于是他冲向门口,打开大门拼命深呼吸。新鲜的空气让他感觉舒服了很多,很快就不喘了。他回到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第二天早上,他醒来的时候发现,昨晚他打开的不是房间的门而是衣柜的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个哮喘病人正是因为受到了周围环境或自我的暗示,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情绪与行为,这就是心理暗示。暗示作用常常会使自己或别人无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神秘的催眠术其实就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催眠。一般而言,容易受到他人心理暗示的人更容易被催眠,而那些自我意志力强大的人不太容易被催眠。

  生活中的心理暗示更是随处可见:到超市买牙膏时,面对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牙膏品牌,你可能会不自觉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位明星代言的产品品牌。这就是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你可能从来没有专心致志地去看过一则广告,可是这些无处不在的广告信息反复重播,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

  在五星级酒店你肯定不会随地吐痰、扔烟头,因为整个环境给你一种文明整洁的暗示,让你不由自主地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可是在一个随处可见废纸烟头的公共场所,即使墙上赫赫醒目地写着“请勿随地乱扔垃圾”,你可能仍然会不以为然甚至视而不见;

  当小婴儿半夜醒来哭着不睡觉时,如果你越是亮着台灯,抱着婴儿一边来回走动一边嚷嚷着:“宝宝不要闹,快快睡觉”,婴儿一般会越吵越厉害。如果你关上灯,躺在床上抱着婴儿轻轻地拍背,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刺激,给他(她)一个深夜和安静的暗示,婴儿一般慢慢就会重新入睡。此外,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其实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每个人或多或少、或强或弱都会受到一定的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

  神经语言程式学(NLP)对心理暗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是希望通过改变人的情绪,对心理形成暗示,达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因此积极恰当地使用心理暗示,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情绪和行为。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心理暗示来追求快乐或逃避痛苦;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心理暗示来养成好习惯或戒掉坏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心理暗示来鼓励自己增强自信感或帮助自己减少自卑感。

  据说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当你烟瘾难忍时,可以拿起电话拨通一个号码,听筒里就会传来肺癌病人毛骨悚然的咳嗽声和奄奄一息的气喘声,让你禁不住打消吸烟的念头。我想发明这个戒烟电话的人,一定是深谙心理暗示的神奇作用吧!

来源:中国金融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