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红寺湖郭义成养老基地
2008-05-18

http://sns.allnet.cn/viewthread.php?tid=7488&extra=page%3D1&frombbs=1

昨晚刮风下雨,郭义成夫人来电话,不便来协税面谈,相约明日8时到周家坪,与老郭同去红茨坝。6时许起来,吃过早饭与郭联系,直接去南中停车处,搭车去养老基地,因为带着东西不便耽误。
昨天薛莲英已经准备好10套衣裤,3个脸盆10包食盐和感冒冲剂之类的药,这些生活用品是城关丰果大酒店新买捐赠给爱心超市的,听说近日老郭劳累感冒了。我与张庚以及元元,带上东西搭车到了南郑中学附近,那里停车很多竞争顾客。老郭在前面等候,他面容清秀精神振作,好像不到60的样子,推着辆很久的自行车。自行车挂在车后,加收半个人车费。我想,老郭经常骑自行车到汉中,既节约车费又行动方便。但是,来时下坡骑车轻松,回去上坡骑车可就很是费力。2006年冬,我曾骑车去濂水黄官青树子,这一带路上下坡很多。
10元5毛很快就到了红寺湖景区,在景区大门口下车,到养老基地还有5公里多路,老郭执意要搭个小面包车,而司机又不愿意带自行车,老郭只能自己骑自行车,但是只走了2.5公里,在一个岔路口下车,司机竟然收费10元。我告诉司机:老郭可是自己花钱养孤寡老人,我们也是为当地老百姓做好事,你应该尽力帮助少收费才对。
下车过桥就是乡间土路,有个70多岁老人,同他谈起60多年前,这里曾经设长江水源林区黄官管理处,他竟然说当年见过秦子明。等不多久老郭骑车赶来,装上东西老郭推车还要走3公里。沿途都是水田,菜麻也快黄了,气候同协税差不多。约两公里处又向右手拐,田间小径以坡蜿蜒向上,走约1公里处老郭把自行车寄在坡上人家,我们分别背上东西上山,然后下坡穿过一片水域,老郭说这片水库四川9个老板合资承包养鱼,每年30万15年400多万,我看见路边堆了些红砖,估计是准备建房。再上去不远,就是老郭的养老基地。
我原来看见过照片,以为养老基地应该是一个宽大的院子,眼前看见的好像是一个山区农家的住宅,右下边是一排猪圈,左前方是一排土墙瓦房。上去有一个狭长的院坝,右前方是养牛养鸡和堆柴的土墙瓦房。最右边的土墙地震塌垮,老郭已经及时砌起来了,新砌胡基的痕迹可见。最右边堆柴火的棚子,老郭用木头支撑起来,他说也要塌下来了。
翻转身来看养老基地主要住房,中间最醒目的是两块大红牌子,除了两块牌子与农家土屋无异。土墙年久墙皮已经脱落,靠路边半间房就是厨房,两口锅很大煮饭够几十人吃的,里面半间是宿舍。厨房通向旁边半间是饭厅,中间有张水泥板的饭桌,也是老郭办公写字的桌子。进去就是老郭宿舍,里面堆放着汉中佛教协会捐赠的10床被褥,天气渐热才集中保管。再向右边的房子门关着,老郭推开门叫出老张,原来老张跌跤摔坏了腿,所以在房间里休息。我走进去房屋黑暗,里面没有床铺,右侧门进去更是什么也看不见,闪光灯拍照才知道有床,这里老是关门,有没有窗户,空气就不很好。
院子里有个棚子,安装有打米机和粉碎机,还有县上安装的电视接收装置。下面水库旁边,就是老人们种水稻的冬水田,土地还比较宽大平整。这里三面环水近无陡坡,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十分安全休闲的山区台地,只是交通太不方便了。汉中电视台和新华社记者都来采访过,小汽车也只能停在土路边,摄像机扛着走过我们曾走过的山路。如果修建房屋,一切建筑材料,无论砖瓦水泥,也只能人背肩扛,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听老郭说,曾经有陕工院男女学生游览红寺湖,转到附近湖区天黑陷在泥中,他听见有人呼叫救命,赶去把他们领到养老基地家中,房屋简陋无法安歇一直坐到天亮,感谢危难中解救了他们。也曾有游客孩子患了疾病,有游客被马蜂蛰了找他,他都想办法救治或是去找医生。附近湖区钓鱼的人很多,过去每天有几十上百人。现在四川老板承包养鱼,不再让人在这里钓鱼。
我想,如果这里交通方便,搞一个农家乐接待游客,既方便游客又增加些收入。但是,下面土路还没有铺水泥,两处宽的山路旁都是农田,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建房尚且困难,靠农民修路实在遥遥无期。我听一位73岁老人说,老郭曾经买了小木船,现在放在牛棚上面,湖水很深用竹竿不好撑。有公司曾经用机动船,给他们运来物资,通过红寺湖公园道路当然宽阔,而养老基地三面环水,修个码头非常方便。   
我分别看了三处湖岸,作为游船码头都十分简单,也有小路通向养老基地的院子。我在江苏所见民用机动船很多,而且运输成本很低,水泥机动船比较便宜,铁皮机动船造价上万元。如果把红寺湖游览景点延伸到这里,这里有3个水湾,这个三面环水的高台上修建了农家乐,允许城市游客来这里休闲居住和垂钓,养老基地可就成了世外桃源,逐步与外界联系起来,努力发展旅游经济,就会逐步改变目前交通不便的封闭困境。
我原来建议买个手扶拖拉机,既可用于耕作加工机械又可用于交通运输,现在与旅游景区联结起来,就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张庚说,养育和钓鱼并不矛盾,因为除了钓鱼管理收费外,钓上的鱼可以超出市价售出,如果在农家乐烹调经济效益就更好,承包养育的老板和养老基地双赢,又何乐不为呢?红寺湖养老基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典范,郭义成15年坚持自费维持民间养老基地,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这是我们汉中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民间志愿者或者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尤其是主管精神文明建设的部门,大家都来积极予以支持和协调,郭义成养老基地现代化的蓝图并非是一个梦想!
                           张楚2008/05/18撰写于协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