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京、北京、长沙等城市相继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之后,2007年12月26日,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公益性的24小时免费心理咨询热线也于当日开通。几个月来,心理咨询热线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打开一扇诉说心事的窗,来电者心中的阴霾在理性的光辉中一点点消散
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为预防精神疾病修筑起一道屏障。 【禹江宁 摄】
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设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新落成的医技综合楼二楼,中心下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部、院外心理急救部、培训宣传部、心理咨询热线部4个服务部门,致力于健全昆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体系,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率,减少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预防和减少严重自杀,促进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热线部以“快捷、方便、保密,24小时为社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识别和筛选各种程度的心理障碍患者转介到相应的服务网络接受进一步服务”的职能,为受到种种心理问题困扰的人们,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排解,为预防精神疾病修筑起了一道有效的屏障。
走进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崭新的设施、安静的走廊,一间挂着“心理热线”牌子的工作室里,4位心理咨询师正有条不紊地接听着一个个热线电话,“您好,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有什么可以帮您吗?”标准的普通话,语调柔和而亲切。心理咨询热线0871—5011111自去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以来,共有近2300多个心理咨询电话打入,仅开通当天上午9时到下午2时,就接到了120多个电话。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并没有上升到精神疾病的层次。当这些问题无法排解,也不能通过向亲友倾诉得到解决时,人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悲观失望或是情绪失控等负面情绪,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转化为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甚至精神障碍。一份报告指出:“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心理健康的首要难题,并且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个人心理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之一,电话咨询以其为咨询者保密的特点,使得咨询者能够畅所欲言,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客观分析和耐心劝导,帮助其有效地释放压力,解除危机。
心理危机需要心理咨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07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4.4%的民众心理不和谐,总体未达到比较和谐,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有关资料统计,居民中约有20%的人存在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因情绪问题死于自杀,估计自杀未遂者不少于200万人,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死亡的第五大因素。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患者对国家、社会、家庭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由于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引发重大刑事案件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2005年,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对昆明市常住人口进行了一次“精神与行为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精神疾病患病率、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上升趋势明显。
心理危机,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以及发生心理障碍。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心理危机干预从科学的角度,帮助人们积极应对心理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个体心理健康。1991年,南京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之后,北京、长沙、成都、杭州、深圳等城市也相继成立了危机干预中心。在我国几次大的突发事件中,各地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成功进行了心理干预,提高了公众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极大地减少了心理障碍的发生,有效降低了灾害、事件和事故本身所带来的危害。去年底,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始在全省开展心理危机监测和研究,提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社会服务,全面建立起心理救助体系。其中的公益性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之一,为更广大的受心理问题困扰的群体,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排解。
我国的心理咨询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并不太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其实,这种态度是不科学的。现代心理咨询包括对正常人的指导和帮助及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也是心理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有人这样形容说,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靠两个人搀扶的,一个是律师,另一个是心理咨询师。据统计,每5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3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
“关注精神卫生,提倡心理咨询”,这是中国科协、卫生部等单位提出的口号,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著名心理学家张侃指出,要正确的认识心理咨询,就像感冒吃药一样,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咨询。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只要尽早进行咨询就可能解决问题,不会发展到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更严重的地步。
通过心理咨询解开心结
心理咨询热线开通几个月来,昆明市、云南省各州市,北京、深圳、上海、青海等地甚至国外,都有需要帮助的人们打进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的内容非常宽泛,凡是与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打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师小周说。
“通常情况下,打进咨询电话的人要么情绪激动,要么情绪低落,在说出自己的问题后,都急切地想得到解决的办法,”小周说,“其实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直接告诉人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上,用专业的方法进行客观分析和耐心劝导,帮助人们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找到症结,再引导其转化思维方式,进而思考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两代人相处难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是全职太太,负责管家带孩子。因为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学历等方面的悬殊,婆婆一直对儿媳抱有成见。在共同的生活中,婆婆对儿媳的生活习惯、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等也不认可,比如每餐吃剩的菜儿媳都要倒掉,婆婆认为太浪费;儿子带儿媳出去吃饭,婆婆就认为儿媳不管家,出去乱花钱,等等。做儿媳的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不被婆婆接受,心里很委屈。听了她的诉说之后,心理咨询师向她提出建议:不妨试试换位思考,了解婆婆的喜好,留心婆婆的生活习惯和需要,否则老人会感到自己被忽略、不被重视。比如做菜方面,可在品种丰富的基础上控制好量,这样就不会为剩菜倒还是不倒的小事产生摩擦;外出吃饭的时候,不妨也邀请婆婆一起去……细节往往会衍生出其他想法,换位思考、注意细节,可以渐渐改变目前紧张的婆媳关系。相反,抵触的心态于事无补。听了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后,她心情舒畅了许多,表示心理咨询师提出的建议确实有道理,对自己很有帮助。
一位年近40的女士打来电话,向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的焦虑和郁闷:丈夫每天按时回家,吃饭、看电视、管孩子,却几乎不与自己说一句话,夫妻间越来越冷漠,缺乏情感交流。意识到问题的她想改变目前的状态,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听完她的诉说,心理咨询师开始帮助她分析原因:每天跟丈夫念叨柴米油盐之类的琐事,他听多了也就厌倦了。夫妻间没有共同的话题,自然就无法进行交流。心理咨询师提出建议:是不是可以考虑改变一下谈话的内容,去了解丈夫关注什么,心态如何,培养和找出夫妻双方共同的兴趣爱好。作为妻子,一是应该反观自己10多年来形象、气质的变化,调整自我形象,找回自信;二是要增加生活情趣,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模式,如可以外出旅游、度假等;三是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要加强与丈夫的交流,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时要注意方式和技巧……听了心理咨询师的分析,该女士明白了许多,原来自己一味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抱怨、发牢骚,却忽略了丈夫的想法和感受。
一位职场男士打进电话说,在工作应酬中,他与别的女性产生了感情,认为她比妻子更关心、重视自己,让他有一种自身价值实现的愉悦。目前,情人没有提出要他离婚,而妻子也对此毫不知情。处于三角关系中的他觉得愧对妻子,心中十分不安。心理咨询师针对他的情况提出问题,促其思考:如果与第三者长期保持关系,会有什么结果?现在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对你的生活、社会地位会产生什么影响?此时,这位男士开始自己分析可能面临的种种后果。接着,心理咨询师进一步提醒他,你是否能承受这些后果?如果不能,你选择什么?一步步条分缕析之后,这位男士表示,自己还真没认真地考虑过这些后果,是应该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成长的烦恼。一个10多岁的少年打来电话说,因为自己与一个女孩子谈得来、走得比较近,家长和老师一致认为他俩在早恋。于是,家长不听解释对他横加指责,老师也经常劝说他不要早恋。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态度让他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心里很委屈。听完男孩激动的讲述,心理咨询师建议,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与家长面对面或是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一个自己信任的亲友,将自己的想法与家长进行沟通,想办法说清事实,而不能采取偏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师还建议男孩,可以让他的父母打电话到心理咨询热线,冷静而客观地了解这一问题。听完分析,男孩冷静下来,“我先试试看。”
婚姻问题、情感问题、子女教育问题、长辈与晚辈的关系问题、工作求职问题等,受到这些问题困扰的人们,在30分钟左右的电话咨询中,经过心理咨询师的一番分析,往往能意识到自身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心理学家常说的一句话是,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对自己心理问题的人。面对种种不可避免的心理困惑、心理危机,唯有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用科学的方法去化解,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理健康,才能实现个人内心的真正和谐。
来源: 云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