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日后职业路
2008-04-16

    来源:中国经济网—信息时报

 

    日前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影响日后职业之路。研究者通过8243名英国同龄男女进行调查,发现年幼时表现出过度悲伤、焦虑和畏惧情绪的青少年日后更有可能在工作中“不堪重负”,随着年龄增长,工作压力的增大会让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沮丧和焦虑。

    几年前,广州的一项针对青少年的心理调查显示,将近三成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受困扰较大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人焦虑、自责和恐惧倾向,广州中小学生在与人交往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专家表示,家长和老师,需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专家提醒,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青少年心理障碍主要是三大方面的问题:学习能力障碍、情绪性格问题、心理障碍和疾病。基本上,家长和老师能意识到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障碍。很少会注意到情绪情感问题。

 

    专家指出,以往人们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粗心大意是贪玩、学习不认真,但实际上,跟儿童整体感觉发展不平衡有关,这些和孩子的出生经历及早期教育都有着密切联系。

    正确进行孩子的早期教育

    首先要注意胎教。

 

    现在很流行给胎儿听胎教音乐,但实际上,胎儿却需要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在母体中,胎儿要听到羊水再传到胎儿的耳朵里,胎儿能够感受到的很可能就是噪音。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就会显得比较烦躁。母亲听音乐时,更需要注重的是让自己心情愉快,提高供氧能力,有助于胎儿的生长。

    第二,在早期教育中,儿童要接受爬行训练。

 

    现在2/3的城市儿童缺乏爬行训练,过早的使用学步车。婴幼儿在爬行的时候,会努力抬头,四肢、手眼的协调能力得到训练。没有爬行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手可能会不听指挥,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过慢。

    第三,3岁前,最好不要让孩子背唐诗、认字。

 

    专家认为,3岁的孩子最好不进行这些机械记忆训练,应该着重发展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在幼儿阶段,主要进行进行语言系统的训练、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以及感觉训练,切勿拔苗助长。

    第四,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如过于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而采用打、骂、吓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此外,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心理问题早治疗更关键

    美国全国精神保健协会目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说,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比人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对于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及早地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在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治疗过程中,行为治疗至关重要。行为治疗主要通过塑造孩子的行为,比如通过给予奖励的方式,促使孩子更多地选择我们希望出现的行为。孩子为了得到奖励,会努力地做到所要求的行为,从而远离不良行为。

    其中,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儿童的最重要的场所。比如,家长可以每天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果完成良好,可以适当给以奖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对于不良行为进行无心奖励,例如,当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闹别扭时,就千万不能给他糖果哄他安静下来,这样只会强化坏习惯。

    此外,心理治疗不仅是针对孩子,父母在其中也需要进行训练。事实显示,父母努力地越多,孩子受益地越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训练父母的行为,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对孩子行为影响最大的人,如果家庭功能存在缺陷,父母婚姻存在问题等,父母也应当接受家庭治疗。

    对于一些已经确诊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需要向医生获取关于合适药物以及剂量的相关信息。存在问题的儿童以及家长都应该尽量了解药物治疗的真实情况,走出对于药物理解的误区,从而克服服药的排斥心理。

    专家指出,目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其实,不少孩子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