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5年9月底竣工的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硬件档次提高。双人单人间卧室、米色防滑地砖、白色乳胶漆墙面、电视电话沙发大衣柜等配备齐全。
“设计不同面积是考虑到有些老人想住单间、有些想住得宽敞。今后非本县老人也住新楼,费用比现在高一些。”院长苏学良对记者说,“为了增加今后发展所需资金,不断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我们正在尝试以院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细化入住标准并按不同标准收费。”
沙湾县敬老院由政府筹集资金投资兴建,目前有68位老人入住,他们来自沙湾、独山子、石河子、兵团122和132团。入住人员每人每月交362元,“五保”户交322元。目前,老人每月所交费用仅能满足伙食费和看几次常见小病。虽然敬老院通过农村合作医疗、集体办理大病救助等多种渠道减少老人负担,但医疗费用缺口仍然很大。今后还要增加休闲娱乐设施,财政补助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学良寻求社会赞助,开发院内经济。眼下正忙着开菜地、买鸡苗,打算发展养殖种植,一是丰富老人的饮食结构,二是节省一点费用。“沙湾县无儿无女又无亲戚的老人还有600多人,孤寡老人总计1878人,他们都应该来敬老院生活。但因经费不足,眼下还接纳不了。”
现在敬老院的运转费用、物资,主要是财政补贴和社会赞助。县政府和县一中每月送一部分牛羊肉、活鸡和清油,驻军免费提供部分常用药品,一家叫“涛涛”的个体理发店定期免费为老人理发。苏学良感谢这些单位长期对敬老院的支持,但他期望以院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来源: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