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先生,请不要用养猪来作践名校生
2006-11-30
文/谢浮名

  轰轰烈烈的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幕刚刚落下,413万大学毕业生挤爆人才市场的盛况犹历历在目,2007年的就业大幕又已拉开,500万新的劳动大军正厉兵秣马,整装待发。从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70万增加,如: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与此同时,企业纷纷减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人才需求下降。可以预见,大学生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面对中国的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一跌再跌的现状,许多名校生也放下了“天之骄子”的身段,从事起养猪、挑土坯、作酒店服务生的行当,引发了媒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哀叹。

  于是,有人出来说话了。11月28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转变就业观。。。。。。名校生养猪,媒体不必哗然”,并补充道:有科学知识的人去养猪,会在养猪的领域创造新的奇迹,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劳动,简单性的劳动等等。

  初一看来,这果然是个极高明的主意。有一段时间,不是产生过民工荒吗?足见我们的就业市场还宽广得很,城市里诸如建筑、环卫、端盘子等体力活绝对还欢迎人手,农村里锄草、施肥、浇地等简单劳动都需要有人干,如果名校生把就业观念转变为去养猪、挑土坯都不嫌弃,何愁找不到工作?

  但是且慢!如果养猪的是养殖专业的名校生,自然无话可说,因为,他们的“养猪”,并不是停留在养那么一头两头的层次上,而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怎样让猪长得快,长得肥,长得更有营养,更适合人类的口味。如果仅仅是把他们放到养殖场去,做一个普通的饲养员,那么,培养这样的名校生,不是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吗?

  养猪和研究养猪绝对不是一码事,我们绝对不能混淆视听,把养猪和研究养猪等同起来!

  如今,王旭明先生居然鼓吹起名校生去养猪了!如果真的如他所愿,名校生安安份份,老老实实,去从事养猪、挑土坯之类的简单重复劳动,于国于家,害莫大焉!

  首先,国家对教育的巨额投入,目的在培养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日前的国务院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对现在的中国大学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实际上也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失望。名校不把心血放到培养杰出人才的本分上,本身就是失职,绝对不容许去从事养猪之类的单纯的重复劳动,简单性的劳动。创办名校,培养出人才来,绝对不是用来养猪的,而是要他们为我国的科学发展、文明进步作贡献的。

  其次,对名校生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多大的成本,大家都心知肚明,好多的人家,好多的村庄因学致贫,这样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例子不胜枚举。难道,他们的期望,会是付出所有心血,培养个饲养员?

  王旭明先生,请不要如此作践名校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