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越来越多的人失眠!
2008-03-22

随着都市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加快,睡眠休息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主要因素。

  因为工作,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因为紧张,希望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因为想要面面俱到,最终丢了睡眠。今天是国际睡眠日。自从国际睡眠日(每年的3月21日)引进中国,到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中国有睡眠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睡眠研究所2008年的数字更是惊人,57%的中国居民有睡眠障碍。

  1.您睡眠的时间一般为几个小时?

  有四分之一的人答为6~7小时,四分之一的人答为5~6小时,8.3%的人只有4~5小时。

  2.您是否有过失眠的症状?

  73%的人有过失眠,27%没有。    

  3.当您失眠时,会求助医生吗?

  所有调查对象均没有。

  这是本报健康周刊日前对我市20~40岁人群睡眠状况的一个调查结果。据2006年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有29%的人存在失眠情况,而单纯在城市居民中的比率则更高。

  年轻人成失眠主力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30%的中国人睡不好。尤其突出的是,年轻人反而比老年人更睡不好觉。市区陈小姐才20多岁,她说,自己的睡眠很浅,质量很差,大部分晚上都睡不好。

  温州医学院附一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温州医学院心理系主任何金彩介绍,失眠主要有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频频从恶梦中惊醒等表现,会引起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白天无精打采,记忆力下降,容易生病。她认为以下三方面造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眠。

  一是工作或学习的高压造成的心理紧张、忧虑。由于行业的竞争性强,事业刚起步而急于做出成绩的白领、精神高负荷的管理阶层、下班后还和客户应酬的业务销售员等等,都是失眠症的高发群体;此外,还包括护士、警察、学生等。

  二是对饮料或药物过于依赖。比如长期饮用咖啡、浓茶引起精神亢奋而睡不着觉;或者在失眠后依赖安眠药入睡,镇定过度、药物持续残留,诱发很多副作用,破坏人体的正常周期。

  三是存在恐惧心理,并存在“矫枉过正”的误区。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对睡眠的要求是7~9小时。如果因为睡不足7~9小时就判定自己失眠,给自己以不良的自我暗示,是一种不必要的恐惧;若因此过度焦虑,白天急于补觉,或擅自吃一些促进睡眠的药物,反而会颠倒时差,造成恶性循环。

  专家支招 对抗失眠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倪渝琨说,大部分的短期失眠伴有隐匿性的焦虑症,可进行对因治疗,选择“逃避式”,暂时避开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烦恼事,分散注意力,多到外面走走,进行自我放松,如作短途旅游,参加户外活动,与朋友喝茶聊天等。

  另外,日常的饮食起居同样可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如定时休息,保持右侧位睡觉;注意卧室通风,被褥要柔软、清洁;适当进行一些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使肌肉适度增加疲劳感,如散步、瑜伽、跳健美操等;睡前洗个热水澡,喝一杯温牛奶,因为牛奶里有钙,可以帮你安眠定神。睡前不饮浓茶、咖啡和喝酒,晚餐不宜过饱。

  温州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吴伯聪说,饮食上,可将五味子、首乌藤泡进热水瓶里闷一两个小时,随时当茶喝;在日常护理上,可进行头部按摩,具体方法是:先将两手搓得发烫,然后将两手从发际开始用力擦,一直擦到肩部,如此反复100下,这样能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搓脚底心。用食指和大拇指捏脚底心的涌泉穴,捏到发烫为止。每天临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几分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

  ■患者故事

  静心是一剂良药

  □患者 倪叶 28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失眠。不是睡不着,就是忽然半夜醒来,然后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安静的人,睡觉的时候一有风吹草动便能惊醒我。尤其到了陌生的地方,更是一夜未眠。

  于是,我想尽各种办法。有一段时间,天天应酬,经常大醉回来,上床便睡,倒是一觉睡到大天亮。深知酗酒伤身,想借酒入睡只是“以毒攻毒”。有朋友建议,健身有助于睡眠,或是睡醒做个脚底按摩,可惜对我都没什么效果。实在睡不着,我甚至吃起了安眠药。一次,碰见一位老同学,他惊叹道: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身心,白了少年头,这又使我更加焦虑起来。

  熬不过家人和朋友劝解,不久前,终于去了一趟医院寻求治疗。医生分析心情导致睡眠质量。我的情绪不佳,经常会产生自我暗示,认为晚上会睡不好,结果睡眠质量奇差。医生让我尽可能心情愉悦,心平气和些。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失眠并非是一种疾病。我开始变得有规律起来,晚上不再迟睡,有时躺在床上看完书,尽量不受白天事务的干扰。效果开始越来越明显,我睡好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其实有时候拼命地借助外力,还不如从自己做起,让内心安静下来,睡眠也会好起来。

来源:温州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