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男子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006-11-28

 新民晚报

  今天一早,本报自1995年起一直跟踪报道的轮椅上的脑瘫男孩钟鸣,在母亲钱丽芳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大学,在这里他将迎来人生中的一个新挑战——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5年前,因为出生时遭遇医疗事故,小钟鸣患上了“脑性瘫痪”,医生当时宣判他“只能躺着过一生”。如今他不仅能借助“助行器”行走,还用仅有的一根“听话”手指,拿起画笔,成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的硕士研究生。
  
  25年来,是母亲风里来雨里去,推着他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读到硕士生,今天又将他推到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考场外。
  
  陪读二十载
  
  上午的考试8时30分开始,钟鸣家租的房子离上大不过25分钟的路程,可是钱丽芳早晨6时就起床了,特地为儿子下了碗馄饨。
  
  她还惦记着楼道里会不会停着车,生怕影响她扶腿脚不便的儿子下楼。“我们出趟门很难,尤其是下雨天。”昨天,记者采访到钟鸣母亲的时候,她就在为这个事操着心。
  
  从小,钟鸣就是妈妈抱着上下楼的。直到15岁那年,体重不过50公斤的钱丽芳实在抱不起这个“大家伙”,只好“逼”着儿子练走路,愣是让一双“剪刀脚”学会了挪步。
  
  咬牙也要读
  
  现在,母子俩仅靠钱丽芳每个月1000元的退休金生活,虽然钟鸣的学习基本没花家里的钱,但因为要支付房租,他们的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钱丽芳每天都要想办法把买菜和水果的开销控制在10元之内。
  
  有人曾劝钱丽芳,儿子读到硕士已经很不错了,再读博士,毕业的时候,你都快60岁了。可她斩钉截铁地说:“既然他有能力读书,我当然支持他考博。已经熬了这么多年,还有4年,咬咬牙怎么都得挺过来。”
  
  说起回报,钱丽芳觉得,钟鸣的一步步成长,就是最大的回报。
  
  “我们家会好起来”
  
  也许是因为当初求学的不易,母子俩对于任何学习机会都非常珍惜。
  
  钟鸣说,从他考进大学的时候起,他就有个梦想,想读研再读博。“机会在你身边的时候,要去尝试一下。我越学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现在有学习机会当然要把握。”对于有人提议他先求职再深造的建议,他表示,还是先把书读好。
  
  钱丽芳坦言,现在残疾人找工作很难,有能力拿到高学历,将来找工作会更容易些。“到时候钟鸣有了工作,我们家就会好起来。”
  
  好日子不远了。
  
  本报记者钱滢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