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讯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单位员工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强。成都一公司员工近日向企业老板提出,应在工资待遇中加入“心理福利”,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昨天,成都多家心理机构的几十位心理专家齐声呼吁:“企业应为员工设立‘心理福利’,以保障员工职业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救助与缓解。”
成都晚报记者昨天从四川大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员工代表邓小姐近日提出,希望公司能够考虑将员工与职业压力有关的心理咨询费用纳入到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中去,即设立专项的“心理福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川大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昨天说,员工能够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难能可贵,关心员工的心理问题应当摆到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前列。
对此问题也有不少质疑者。他们认为,目前对此政策和法律上都还是一个空白,并且该问题对企业管理也将是一个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成都心理专家们接触的与职业压力有关的心理问题十分普遍,占咨询个案种类的65%以上。
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李建在为大型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进行心理咨询和培训时发现,许多企业都是在员工的心理压力已危及到正常的工作秩序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让员工充满创新精神,企业将员工职业压力的心理培训放在管理首位刻不容缓。
四川圆迹阳光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张小琼说,企业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员工的问题,而是这个员工身后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如果不及时缓解和改善员工因职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这既是企业的悲剧,更可能会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四川太阳岛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梁巧说,为员工提供心理福利,可让员工从被关怀和重视中获取一份力量。另外,员工们由于有专业人员的支持,也会获得更多应对困难的方法,提升人际沟通的技能。这样,他们会轻松地面对工作和生活,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和员工能获得双赢。企业要做的就是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给员工提供疏导压力的渠道。她建议企业为员工建立心理档案,定期普查员工心理健康,并对员工进行集中辅导,问题相对严重的要个别疏导。同时公司可以根据员工心理健康指数合理地调配工作岗位,做到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选。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