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门诊:上班族远离强迫症
2008-03-14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这次任务又没完成,是不是我的工作能力下降了?”“为了一个简单的报表数据,总是核来核去,生怕出什么差错。”目前,类似的心理强迫情绪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心理专家分析说,长期处在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较差或者具有偏执性格、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就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引发强迫症。其实,“办公室强迫症”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靠自己调节。

■病例:“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总是担心自己出错,这种心态让我每天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而且总是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说起目前的困境,省会孙女士总是一筹莫展,她说她很珍惜自己的工作,可各种无形中的压力让她总感到喘不过气来。

孙女士是一家私企的会计,每月都要与各种繁琐的数字打交道,上班10年来,尽管没有出现什么大错,但她还是整日战战兢兢,“现在年轻人那么多,一旦自己出错,说不准哪天就被取代了。”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孙女士每天都“绷紧了神经”,每次月初和月底的工作报表成了她最大的心病:每次做完后总是得翻来覆去地检查,即使一个很简单的数据,她也要核来核去,这在时间上自然就显得很紧张,为了完成工作,自己给自己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自信的心理”慢慢发展到了其他方面。有时她刚下班,就记不起自己有没有锁上了抽屉,于是赶紧再回到单位看一看;有时领导安排下来的工作还没有开始,自己就开始了紧张不安,总担心完成不了……

性格内向的她本来就自尊心很强,看着单位里其他人都能轻轻松松地工作生活,自己就更加感到困惑和紧张:是不是自己工作能力不强了?是不是自己就要被人淘汰了?

■说法:消除强迫心理需自我调节

“产生这种强迫心理的人,大都性格内向,有完美情结,缺少自我关爱。”河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倪爱华说,类似孙女士这种行为是强迫心理所致,从而逐步发展为强迫症。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过度的压力导致了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

有了强迫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其实我们平时就可以预防和调整自己。首先如果发现自己有了这样的心理迹象,先不要急着给自己下定义“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了”,不要带有这样的想法。

越想就会越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更不要怕,应顺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有东西忘了带,忘了就忘了,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呗。以不变应万变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

另一方面,带有强迫心理的人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处事原则等方面,在某些方面的过度追求往往异化了人本身的需求。

尤其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处事太完美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对人对事不必过分苛求,给自己一个轻松的空间,凡事留有余地,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感。

对于少数发展到病态程度的强迫症可以寻求心理咨询,也可以用药物治疗,但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