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残疾农民闫赤元对科学的追求
2008-02-25

身残志坚 残疾农民闫赤元对科学的追求 
 
enorth.com.cn  2008-02-25 13:19
 

闫赤元正在电脑前记录他的思考心得

  本网消息(记者高传):宝坻区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传来一阵幽雅悦耳的声音。这是哪首世界名曲?还是哪位大师的新作?都不是,这是用基因作的曲!基因也能作曲?没错,这是宝坻区残疾农民闫赤元创办的寰宇生命科学创新研究所正在研究的课题。一个农民,一个残疾人,居然能办起一个研究所来!这又是怎么回事?

  病魔 并没有击跨他

  闫赤元是宝坻区大口屯镇东南仁垺村人。在上中学的时候,闫赤元得了一种怪病,时常出现全身痉挛的现象。严重的时候他走着走着路就会突然跌倒,经常摔得头破血流。经过四处求医,闫赤元明白了,他得的是一种名叫“强直性脊柱炎”的病,这种病的晚期症状是髋关节和脊椎关节全部长死,丧失活动能力。而他现在就正处在这种病的晚期!

  闫赤元也曾向天津市著名的医学专家请教过,得到的答复是必须往体内植入钢板,并且八年就要换一次。但是多年的求医历程已经把家里的积蓄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八年就要往体内换一次钢板,这也不是长远之计。

  坐不下、站不住、躺不了,病痛的折磨并没有击跨闫赤元。凭着一股顽强的生存意志,闫赤元开始自己琢磨这个病。他买了一些中医、穴位、养生之类的书籍,尝试着自己进行治疗。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闫赤元还找了一个糊纸箱子的工作,虽然赚的不多,但多少也可以补贴家用。

  思考 给他一片新天地

  在自学医学知识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闫赤元开始对医学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1994年,闫赤元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虽然腿脚还不太利索,但已经能够比较正常的行走,或做些简单的劳动。病情的好转使他的心情轻松起来,同时也坚定了他进一步思考的决心。闫赤元思考的范围也由医学向哲学、物理学、数学等方面扩展开来,思考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了。

  在田间地头,在晒谷场,甚至走路或者睡觉的时候,闫赤元都在思考。但是只有高中文化的闫赤元发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他又搜集了《大学物理》等高等教育的书籍,开始给自己充电,用科学语言去表示自己的思考结果。

  闫赤元的高中数学老师王保珍对闫赤元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帮他修改论文,还建议他去南开大学里请教物理学教授。说去就去,闫赤元拖着行动不便的身躯,坐上四五个小时的长途车,来到南开大学。

  在物理学院,闫赤元一次次敲门,一次次碰壁,但他毫不气馁,终于,精诚所至,金玉为开。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李学潜教授和刘子臣教授为其精神所打动,与闫赤元一起做实验,验证他的猜想。闫赤元还与李学潜教授、任毅志副教授共同完成了《物理学会终结么》一文(发表于《现代物理知识》2002年4月号)。

  此外,闫赤元还对牛顿的惯性原理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他的《惯性原理探讨》一文也收录于《中国当代思想宝库》2006年6月第一版。闫赤元的研究终于得到了认可。

闫赤元和他的创新研究所登记证书

  创建研究所 开始新的奋斗

  实验也做了,文章也变成铅字了,但闫赤元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一个人的才识终究有限,“单打独斗”也不是研究的好路子。建立研究所!闫赤元又找到了新的目标。

  谈到寰宇生命科学创新研究所,闫赤元讲到了创建研究所的初衷,“首先,一个人的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况且一个农民能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其次,研究所也能为有共同爱好的民间科学家提供一个共同的交流平台,使民间科学家从孤军奋战走向了团队会战局面,从散兵走向了正规,提高了科研的学术水平,为创新思想的推广创造了条件;而且,目前社会各种资助力量对研究团队的支持明显大于对个人的支持。”

  创建这个研究所,宝坻区的有关部门也对闫赤元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宝坻科委早先曾拨款5000元,支持闫赤元的研究工作。在申请创办研究所期间,宝坻科委知识产权科的周科长为闫赤元详细介绍了申办所需的材料。同时宝坻科委还担当了创新研究所的业务指导单位。

  宝坻区民政局也为闫赤元的申请一路开绿灯,宝坻区社团管理办公室负责社团注册业务的刘科长为闫赤元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使闫赤元很快就拿到了登记证书。这也标志着天津市宝坻寰宇生命科学创新研究所正式成立了。

  据闫赤元介绍,创新研究所目前有两个正在研究的课题,一个是旅居美国的学者王怀安提出利用数论分析基因的课题。闫赤元还给记者演示了一段基因音乐,用数字表示出的基因片段,再以音乐形式播放出来,这首“基因”乐曲听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另一个是闫赤元正在思考的质量相对论。

  目前,研究所已经有十几名成员,包括旅美学者王怀安,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的赵常德教授,南开大学物理学院的刘伯和副教授,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的付昱华副会长等人。

  在采访中,闫赤元也向记者坦言,目前,创新研究所进一步发展主要是面临一个申请项目基金的问题。据了解,创新研究所5万元的创始资金还是动用闫赤元父亲的养老钱才凑齐的。不过,闫赤元对未来还是很乐观的,“国家对创新很重视,我们还是有机会的。”闫赤元又将开始新的奋斗。

闫赤元的创新研究所的登记证书

  闫赤元提出的新观点

  新惯性坐标系

  将笛卡尔坐标系与地球学说相结合,得出符合实际的三维坐标系,并通过狭义惯性定律再认识,总结出适合于宏观和微观灵活多样的、明显区别于局部静态的笛卡尔三维坐标的狭义惯性三维坐标系,此坐标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旋转性、多样性。

  《惯性原理探讨》

  在《惯性原理探讨》中,闫赤元把笛卡尔惯性原理与地球学说结合起来,使惯性原理回归自然。闫赤元认为,直线的观念来源于自然,是在天圆地平世界观下产生的,是地面局部观察的结果,是地面直线。匀速圆周运动是一个整体地球圆。《惯性原理探讨》是将东方的整体论科学与西方还原论局部科学的衔接点。

  狭义惯性系与基因

  基因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对侠义惯性空间与其任意局部空间的性质分析,发现侠义惯性空间中任意局部单位空间都具有与整体空间相同的运动存在属性,即单位空间具有整体空间的基因,这样就将基础物理理论与生命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开辟出用基础物理理论来研究生命科学的道路。

  《力学定律探讨》

  《力学定律探讨》整合了牛顿力学定律和爱伊斯坦的力学定律,使其从低速到高速达到了一个精确变化过程,改变了牛顿力学不适合高速运动和爱因斯坦力学在低速范围内是近似的结论。

创新型社会 提倡民间创新

  一个残疾农民,不但思考深奥的科学难题,还克服困难,创建研究所。从闫赤元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种大胆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也许,闫赤元的观点正确与否还需要严谨的论证,但是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应该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目前,国家正在提倡建设创新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大胆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没有哥白尼的“日心说”革命;没有对“上帝造人”的怀疑,就没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对牛顿力学的怀疑,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是在怀疑、批判中前进的。当然,这种怀疑不是否定一切,而是以事实为基础,探究科学真理。

  也许有人说,探究真理、科研创新那是专家、学者的事。也许,在某些专家教授眼里,闫赤元上不了台面,但是在科学真理面前,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探究科学真理,进行科研创新,不是专家学者、大学教授的专利,普通人也能进行创新。法拉第、陈景润、爱因斯坦等人,他们在提出创新理论的时候也只是普通的工人、职员。而且,因为少了许多思维定势的束缚,民间的创新更加可贵,更具有价值。

  闫赤元的事例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者。在事实基础上敢于怀疑、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在社会提倡创新精神的环境中,将会涌现出一批民间发明家、民间科学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