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岁患上脑瘫开始,南岸区珊瑚村无法正常行走的柳兴科整整8年时间没有露出过笑脸。2007年12月,重庆市残联和本报联合推出了“爱心重铸梦的翅膀”大型助残活动,柳兴科的双腿得到了免费手术治疗,终于第一次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了,并露出了久违的笑脸,也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有了欢声笑语。
昨日,记者又来到了小柳家,看见他正在蹒跚学习走路。小柳的奶奶笑眯眯地说,看见孙子可以正常走路,甭提有多高兴了。柳兴科笑嘻嘻地对记者说:“姐姐,我终于能正常走路了,上学不再依靠爸爸妈妈了。”为了证明他还能独立下楼、上坡,他特地拉着记者的手来到楼梯间,独自走了下去。临走时,柳兴科说,他希望通过重庆商报,感谢那些曾经关心、帮助过他的叔叔阿姨们。
据了解,2岁时,柳兴科患上了脑瘫,双腿也患上先天性马蹄足畸形。从此,他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双脚行走,每天只能扶着板凳等物品踮着脚尖缓慢行走。小柳的父亲柳继平没有工作,母亲也是一名残疾人,一家3口只能依靠400余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更别提用多余的钱带小柳去看病。看见孩子痛苦的模样,小柳的父亲柳继平只能唉声叹气。从此,这个贫困的家庭就远离了笑声。
2007年12月,柳兴科作为“爱心重铸梦的翅膀”大型助残活动首批救助者,免费在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爱心终于圆了他健康奔走的梦想。时隔8年后,久违的欢声笑语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家庭。 记者 刘真
让人重获幸福 值得
——与报道柳兴科的记者面对面
“自己能尽绵薄之力让一个人重新获得幸福,我觉得值。”据采访柳兴科的记者刘真称,至今回忆起当时那感人的一幕,仍觉得鼻子发酸。刘真说,她遇见柳兴科是在去年12月份,是在去采访另一件事的途中遇见的。出于职业敏感,她采访了柳兴科一家,才知道了这个贫困家庭遭遇的烦恼。
让她欣慰的是,通过本报的奔走呼吁,一家医院主动免费为柳兴科治病。如今,做完手术的柳兴科虽然走得慢,但比起以前稳了很多。他还告诉刘真,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来报答这份让他站起来的爱心。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