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疾女孩的求学路
2008-02-04


 
中国网   文章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08年02月04日

  2007年12月2日上午,在环县县城的一个烂房子里,见到了拄着双拐的残疾女孩苏莉和她的母亲。苏莉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黑黑的短发,脸色略带一些苍白,约有一米五六的个头,拄着一副木制的双拐。她是环县职专电脑设计专业三班学生,今年18岁了。

1990年11月的一天,苏莉出生在环县天池乡苏北岔村的一个农民

家庭。起初,她与正常的孩子是一样的,父母亲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可长到六七个月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可以爬了,而她却不会爬。父母亲跑遍了附近的几个医院,还是未治好。父母亲仍不甘心,又抱上她到县里、市里的医院去看病。医院检查的结果是一致的,她被确诊患有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后遗症)。

1998年9月,她和正常的孩子一起进入了天池乡苏北岔小学。母亲每天早上拉着毛驴把她送去,下午把她接回来。可是有谁知道,对她来说又是多么难熬的日子啊!她行走不便倒也罢了,大小便不能自控是最大的难题。她经常因大小便不能自控而弄湿弄脏裤子,夏天臊气难闻,冬天冻得难受。别的孩子都不愿意理她,她心里好难受啊!她记得最清的一次,母亲对她说:"外面的雪下得那么厚,天又那么冷,明天你就不去学校了,你的衣服已经都换完了,怎么去上学呢?"第二天,她早早起来穿上单裤,准备去上学。母亲见了哭着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她穿上,然后送她向学校走去。瘦小的身材怎能撑得起大人的衣服?她穿得像个企鹅一般。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哄堂大笑,她强忍没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依然挪动着双拐到自己的座位上……就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上完了六年小学。

2004年9月,为了让她上初中,母亲王赵琴在合道乡街道附近的一个旧庄院里,租了一孔烂窑洞,边打短工边照顾她。最难忘的是上初三时,她们班的教室搬到了三楼,她上下楼梯就成了大问题。有一次,她下楼去上厕所,一步未站稳,拐子拄空,一直从二楼滚到一楼,头被楼台阶上撞了一个大血泡,泪水和鼻血流了一地,还有一个下雪天,地上特别滑。她去上厕所,一不小心,掉进便池,被夹在里面。当她被好心的同学拉出便池时,浑身已被屎尿浸透。等同学们都陆续回到教室后,她才一个偷偷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和她的母亲抱头痛哭起来。回忆此事,苏莉说:"当时感觉万念俱灰,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点价值,自己完全是一个废物,一个多余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能给家人添乱。"在她的眼里,眼前的这个世界一片漆黑。她自己觉得她的生活里,没有阳光,只有阴雨,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她拄着双拐,走出土窑……她的母亲发现她不在时,苏莉已经走出很远了。她母亲急切的呼唤声,使她如梦初醒。她心中默念道:"我要干什么?我要去哪里?我就这样一下子了却了一生,怎能对得住含辛茹苦、日日夜夜支持和伺候自己的好妈妈吗?……"她坚信自己也应该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在初中的三年里,她享受到了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因她学习刻苦,身残志坚,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团员"。

去年8月,苏莉上了环县职业中专电脑设计专业班,因为这个专业班是专门面向环县籍特困生的,免收学费,还向学生每年发放生活补贴费用1500元。苏莉说,她不能光靠父母亲,要走自理、自立之路。因为她不能行走,所以只能学习电脑设计这个专业。学成以后,还可以自谋职业。

苏莉母亲说,去年8月她和女儿到环县职专以后,在学校附近租住了一间房子,专门照顾自己的女儿。因为家境贫寒,加之近年来天气十年九旱,地里又无收成,粮食也不够吃,她每天早上要到蔬菜市场捡拾一些被卖菜人丢弃的烂菜叶子和菜根等。捡回后清洗干净,供她们几个人食用。同时她还捡拾一些柴火和破鞋及塑料制品等供她们几个人烧炕之用。她还时常得到附近一些邻居的热切帮助。在她房子隔壁租住的一位在环县一小地毯厂当临时工的妇女,一次给她了七八件旧衣。这家送些蔬菜,那家送些大米,热心人的帮助,让她们渡过了生活难关。刚入学不久,苏莉的班主任罗浩了解其家庭情况后,率先捐款50元后,然后在班里发动学生为苏莉同学捐款,同学们纷纷解囊,共捐款160多元,解了她们母女的燃眉之急。学校领导知道情况后,专门购置了一台轮椅赠送给了苏莉供她上学使用,并号召全校同学向苏莉同学学习,学习她那身残志坚、刻苦学习和自强自立的精神。

苏莉流着泪对笔者说:"我多么渴望有一天能够站立起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地行走,和那些同龄的女孩子们一起奔跑、嬉戏等去追求和实现属于自己梦想……"

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莫过于自强自立。18年来,在一个残疾女孩苏莉年轻生命里却饱含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和艰辛……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向高远、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勇敢地面对灿烂而坎坷的人生,并坚强地向前走着。在她的日记本里,笔者发现了一行端端正正的自勉语:"我要坚强,不要哭泣!"(徐玉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