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矛盾背后的心理根源
2008-01-23

    来源:新华网—家庭保健报

    婚前卿卿 我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甚至有的人顶着父母不同意的强大阻力走到了一起。可婚后对婚姻美好的憧憬却被柴米油盐取代了,从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也在日益增加。

    其实,婚后出现的矛盾有心理因素。

    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极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产生的一种相反体验。

    表现为: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而一旦得到了,接触到了,就不好好珍惜了。

    外界的阻力越大,障碍越多,逆反心理就越强,追求得越有力。而一旦真正地结合,原先那种未达目的的急切感和竞争欲也随之消失了。

    落差心理

    指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造成了内心的失衡。有心理学家列出这样一个算式:幸福生活=现实-期待。它表达的意思是,幸福生活的程度取决于现实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值。当差值为正,则生活幸福、快乐;当差值为零,生活显得比较平稳;当差值为负,就会感到悲观失望。

    婚姻使两性间单纯的情感关系演变为相互依存的生存关系,从前恋爱时是咖啡厅、饭店、茶室,如今却是锅碗瓢盆丁当作响。

    生存问题还带来了建筑在共同生活基础上的新的人际关系,如婆婆与媳妇、岳父与女婿、小姑与嫂子等之间的关系等,所有的这一切,使得现实的得分值大大降低,而与期望值之间有一个不短的距离,让人产生了落差心理,感到失落与失望。

    神秘感消失

    神秘感是构成情感引力的重要因素,它使人产生有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朦胧美感,引发恋人在离别之后的想象情趣,并有莫大的兴趣去探寻对方的个性答案。

    恋人间的接触是间断的、松散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往往使痴情男女把对方理想化、完美化。

    而成家后夫妻几乎天天生活在一起,这时的接触是连续的、紧密的,两人都无比真实地展现在对方面前,原先为了获得对方好感而掩饰起来的缺点也暴露无遗,极易互生不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