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李书衡 实习生 杨婷)68岁的平顶山老人张占安3年3走“长征路”,就为给年轻人树立吃苦耐劳的榜样。
昨日的小雪,将郑州的街道笼罩上一层银白。上午记者在金水路上看到张占安的时候,他刚从北京走到郑州,拉着小车,在风雪中接受媒体采访,车上插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子,“继承红军遗志,弘扬长征精神”非常醒目。
说起重走“长征路”的初衷,他说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没有人生理想,讲长征故事他们理解不了,干脆自己现身说法,重走“长征路”。
张占安说,自己3年走了28个省,感动了很多人,在很多单位做过报告,给很多省份的孩子当过辅导员。
三年前的张占安,还是河南省平顶山叶县的低保农民,丧偶多年,无儿无女,右眼失明,身患多种慢性疾病。
前年4月24日,怀揣260元钱,他就走上了他的第一次“长征路”,从河南走到上海再转到湖北,行程三个月,走的路程不亚于红军长征的路程。去年11月24日,老人再次踏上征程,不过这次是转了大半个中国,走到了北京。
“我跟其他走长征路的人不一样,不是实际意义的长征路,不要一分钱赞助,靠路上捡塑料瓶赚钱,晚上就睡在路边。”张占安说,第一次自己骑自行车,后两次都是徒步。3次总共花了700多元钱。让张占安想不到的是,3次下来,人精神好了,身体也好了很多。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