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最烦恼家长老师不信任
2008-01-10

    来源:湖南经济网—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最烦恼家长老师不信任

    学生家长最头痛的事莫过于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小学三年级学生丁丁就有这样的坏习惯——作业写不上几分钟就要玩。老师不让他看电影、不让他参加体育课,以示惩罚,却不管用,只好一状告到家长那里。恨铁不成钢的爸爸妈妈又打又骂,可丁丁照样我行我素。

  学生最烦老师家长不信任

  丁丁的转机出现在教育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城区小学生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诞生之后。该研究表明,学生最烦恼的事来自父母的打骂、粗暴以及老师的不相信、惩罚以及家庭不温暖等;其次来自学生对自己体貌和心理方面的不良自我感觉;而来自对学习成绩的烦恼为最低。这提示,父母和老师与小学生的教育沟通不良已对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研究者指出,丁丁的问题在于父母教育欠缺耐心、欠缺办法,并出了个立竿见影的主意:“不妨改变孩子做作业时,家长边教边骂的情况,将每次作业时间缩短到10至20分钟,让孩子做完一个段落后玩一会儿。”

  作为杭州下城区教育局首轮课题招标以来的成果之一,这项研究成果不但帮丁丁改掉了坏习惯,还让家长和老师对城区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有了准确的认识。

    昨天,在杭州下城区教科研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和校长、老师分享完首轮课题招标的累累硕果后,该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宣布了该区第二轮重大课题招标的中标单位,双方签定了研究协议。

  向外来专家“借脑借智”

  据悉,该区去年12月启动了第二轮课题招标方案,其中13项重大课题首次面向社会招标,同时推出14项课题向区内招标。一时间,引得省内外教育专家纷纷来杭“竞标”。

  “中国是革新大国,却不是输出革新理念的大国。我们的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办了那么多年,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独创性解决办法,国外仍很少有人知道。在此背景下,我想通过研究这项课题琢磨出将教育创新理念和经验输出的方法。”

    浙大教育学院教授汪利兵告诉记者,他刚中标《下城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的机制研究》。而另一项课题首席研究员的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则表示:“参加此次竞标,最令我感兴趣的是竞标这种方式,在我们教育界很有示范价值。”

  与各路教育专家签罢研究协议,周培植告诉记者:“我们进行课题公开招标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尤其是参与到研究中的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下城区与高等院校开展教育共建的新的形态,目的还是在借智引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