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代大学生正名:谁说我们堕落了?
2006-11-22
   大学生这个群体,不论什么时候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大学生打的头阵,可谓领风骚一时!而今,这个群体依然是媒体的宠儿,只不过,过多的负面报道,让大学生们从“领风骚一时”变成了“堕落的一代”!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且听大学生们自己来说——
为当代大学生说话:一个大学生的悲愤之言

   他们如此妖魔化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是被网络普遍“妖魔化”的群体,网络随处可见对大学生的责难,主要攻击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对他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大学生是基本没有自主经济来源,没有完全工作能力的群体,不具备任何高消费的权利,在追求物质享受时,不自觉的受到社会谴责,似乎大学生俨然成为社会的蛀虫,不事生产,凭借父母,挥霍仅有的青春资本。
  矛头更多的指向中国女大学生,中国女大学生在人们言中,成了一种代表,婊子!越好的高校,越是让人嘲讽,从本科生,到女博士,一层一层的妖魔化。
   [自我中心,没有社会责任感]
 “蔓延全国的SARS病毒,北京的一些大学生因为恐惧非典,恐惧隔离,不顾禁令纷纷出逃,而把SARA病毒的危险也带回了家乡。”质疑者说:“生命诚可贵,学生们珍惜生命本无可厚非,然而,国难当头,那一代的大学生这么窝囊过?”
  于是得出结论:大学生难当天下大任,没有社会责任感。
   [道德滑坡,素质低下]
  最有轰动效应,且最被广泛关注的自然是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狗熊那件案子,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把硫酸泼向了北京动物园的熊。
  关键的是,媒体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病”:这些名牌大学生怎么都这么没人性?没有良好的价值观,就没有良好的道德基础,建立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之上的道德必然是扭曲的,没有人性的。
   [性]
  曾经被媒体爆炒过的“高校处女排行榜”事件可窥一斑。
  性,这个与中国道德息息相关的问题再一次出现在大学生面前。加之对女大学生无情的批判,我们困惑了:该开放?该保守?还是直接买了好?
   [理性的缺失]
  “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大学生不敢怀疑现实、尤其是权威,无条件相信报纸、电视、教科书,用所谓的“唯物辩证法”来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

 

   大学生辩词
  
人人都为当代大学生的堕落叹息,甚至有些大学生自己都莫名觉得人生的悲哀,但却没有多人人能透彻的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即使有一些精辟的评论,也石沉大海。或许某些人需要的只是这些现象,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打发无聊的时光;或是发出悲愤的哀嚎,满足心中一些不可告人的欲望。
  若是一个社会某一个群体出现问题,决不是那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我们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物质至上,引发了很多诡异现象,这些东西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为何人人都能拜金,为何大学生有拜金主义却要遭受非议?引起无数人恐慌?甚至用上堕落,悲哀等形容词?
   只因整个社会出了问题,就把大学生当成了代罪之羊,多么无辜啊!! (文章来源于天涯社区 作者:xbihuj2006)
为当代大学生正名:谁说我们堕落?
  当代大学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堕落
  和近三十年的大学生比较,当代大学生其实具有很多优点。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极强,他们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他们善于察颜观色、他们能随机应变、即使在处理就业、婚恋这样的大事上,他们也能做到果干决绝。他们不会为失去的恋情寻死觅活、也不会为蝇头小利老拳相向。不是他们在游戏人间,也不是释道哲学对他们起了作用。生活的哲学教会了他们豁达、宽容、取舍得当、不为物役。这种学问尽管不空灵飘逸但经世致用,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缺少的正是适用。
  2006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1400万,这是什么,这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数字,这是我们这个变得越来越聪明和理性的社会积累的财富、积蓄的发展动力。再也不要对当代大学生求全责备了,善待他们,就是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留下一个明天。
[详细]
   面对妖魔化大学生不要惊慌
  关于大学生负面的社会舆论,大学生们不必恐慌,更不必消极避世,而应该全面地审视自己,检查自身是否还存在着社会舆论所说的缺陷。倘若的确存在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倘若没有存在着,也应该以此为训条,严以律己,以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应该说,大学生的良好形象靠自身争取和维护,倘若自己不争气,硬要损害自己的形象,还有理由责怪社会舆论吗?就好象一个贪官落马了,他还有理由责怪法律对他太苛刻吗?
  所以说,大学生的形象不是谁想损就可以损,谁想亵渎就可以亵渎得了的。只要大学生时时刻刻反躬自省,独善其身,难道还害怕社会舆论的无端攻击吗?
[详细]
客观评价:大学生,是中国教育使你堕落……
   大学生们接受的教育,从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目的都出人意料的一致,应付考试,在他们的心里,已经造就成了,考试能够通过就是万事OK了,所以,大学以后,对付考试已经不是像中学那样,只有整天去背才能通过了,因为大学考试,总会有个范围,只要记住这个范围,就可以考试通过了,而这个范围往往很小,甚至用一个通宵的时间,就可以搞定,所以一个学期这么长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沉迷游戏、性爱这些本不属于大学生正常生活的项目之中,考试前来个突破,就可以顺利过关。这样的教育,被有些人称为最公平的,因为他们认为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想问,这样的考试,能够考出什么好人才来吗? [网易教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