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报
打开心结 鼓励残疾人直面挑战
|
一些残疾人是聋哑人,培训增加了手语翻译 (本报记者 陈团结 摄) |
一个月前,陕西省残疾人创业协会从商洛山区将16位残疾青年接到西安,他们之中有肢残的也有聋哑的,创业协会根据情况,将他们安排在临潼一个陶俑厂工作。
因为心理不稳定,经过一个月的工作,他们之中有的想回避挑战和考验,有的还想回到老家去,重新过无所事事的生活。
为此,陕西省残疾人创业协会又多方联系,终于找了一个愿意接收他们的家具厂。“他们主要是缺乏信心,不能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陕西省残疾人创业协会副秘书长吴中兴说。昨日,陕西省残疾人创业协会专门安排老师给他们做了一次岗前心理培训。
“我的生命我主宰”、“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下午2时许,培训的房间里贴满了这样的标语。
16位残疾青年坐在前排,协会副会长翟志强和他们正在交流,“我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我们的精神和正常人一样,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瞧不起我们。”
翟志强讲述的时候,他们仔细听着,要是领会了还会点头和鼓掌。“如果培训之后,我们的技术还不行,厂里会不会不要我们?”一位青年问。
协会会长张家齐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厂里会最大限度地给每个人机会和发挥的平台,但自己一定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刻苦学习的意志。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培训,这些残疾青年表示,他们对生活更加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