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称自言自语有助于放松
2007-12-30

    来源:中国金融网

   【本文摘要】喜欢自言自语的也包括压力大和易紧张的人群,以竞争激烈的上班族和学生为主。

    在筋疲力尽之时,对自己说一句“别紧张,别着急,慢慢来”,就好比一剂清凉的薄荷,使人重新调整情绪,给急速膨胀的紧张和压力“泄泄气”、“松松土”。  

   《重庆森林》里梁朝伟自始至终地自言自语,给人们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象。细察生活,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有自言自语的“毛病”。面试时,你也许会听到“你最棒”之类的喃喃自语;临考前,很多考生会自我对话:“深呼吸,别紧张。”  

  其实,适度的自言自语是种放松,而喜欢自言自语的多是缺乏社会交际的人群。由于长时期不过集体生活,他们就好比被蒙上了眼睛、堵住了耳朵,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社会剥夺”和“感觉剥夺”试验。

    试验中,为了不至于产生由于“社会剥夺”和“感觉剥夺”造成的精神焦虑以及抑郁,就某个主题自问自答可以弥补交往缺失在心理上造成的孤独感,使落寞的心灵得到缓解。

    此外,自己的声音有镇静的作用。在和别人交流时,偶尔听听自己的声音,能让心中产生安全感和平衡感,从而促使自己更积极投身于社会交往。

  喜欢自言自语的也包括压力大和易紧张的人群,以竞争激烈的上班族和学生为主。在筋疲力尽之时,对自己说一句“别紧张,别着急,慢慢来”,就好比一剂清凉的薄荷,使人重新调整情绪,给急速膨胀的紧张和压力“泄泄气”、“松松土”。

  “一吐为快”能够调节紧张和疲惫的身心。然而,凡事需有度,物极必反。短时期的自言自语是正常现象,如果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长期缺乏社会交往,便会演变成精神焦虑和抑郁,更有甚者会患上精神分裂症。

    所以,还是要建立积极的社会交往态度。只有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群体中,才能保持和社会一致的正常心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