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网—39健康网
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到将有不利情况或危险发生时,主观上就有焦虑发生。如果焦虑程度较重,其原因不明显或和程度不相称,且延续时间较长,则成为焦虑症。
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恐惧感、易惊、头痛、失眠、胸闷、心跳、出汗、手抖等。急性焦虑发作时除情绪惊恐外,常有胸闷、窒息感、心跳剧烈、手脚发麻、有“要死去”的感觉,或“要发疯”、“要晕倒”的感觉。
焦虑症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心理治疗方法之解释法
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如果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心理医生,耐心倾听医生对疾病性质的解释,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2. 心理治疗方法之放松法
放松法治疗是一种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
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躯体的一部分(例如左手),尽量使这部分肌肉放松,直至产生温热感。然后转移注意力到躯体另一部分(例如右手)。
如此反复训练,可使心情平静,心跳规则,呼吸均匀,这对焦虑状态性发作者有很好的效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检测下,进行放松训练。
3. 心理治疗方法之冲击法
让患者突然处于激发焦虑情绪的实际环境中,来改变病态行为。这种治疗每次30-60分钟,治疗次数一般1-4次。
4. 心理治疗方法之系统脱敏法
在患者处于全身放松状态下,使能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复出现,达到不能引起患者焦虑时,增加刺激的强度如法炮制,直至患者焦虑情绪完全消失为止。
5. 心理治疗方法之催眠法
催眠法适于广泛性焦虑症(一种以经常的、持续的、无明显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忧或烦恼为特征的焦虑症)。催眠师运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术,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