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地教中国高校“造假”
2006-11-20
  有新闻报道:高校就业率统计存在虚假,这在各大小不等的大学里面怕真是确有其事!听说北京某民办大学就业率显示为100%。校方表示:“我们人人成才,学生个个能就业!”看来真是好事情,早知道,大家都不应该辛辛苦苦通过高考去读什么普通高校了,去读就业率100%的民办大学不是好多了,这样,相信高三学子们在梦里都可以笑醒!
  又听说目前高校的就业率是由“高校自己向教委申报的”。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下可把我和高三学子的好梦给打醒了!联系起以前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就猜测高校就业率原来也是可以造假,于是笔者自己总结了一下目前高校就业率的十大造假方法,供高校造假办的同志们参考!
 揭秘:高校就业率造假10大法
  第一,金钱诱惑法。凡是签了就业合同的同学每人发一百元作为奖励,没有签的同学一分钱没有。于是手里有点紧的同学随便找个小私人单位签几个字,报告学校,俺也签了,领100元去逍遥两天。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最好!
  造假指数:☆☆☆☆☆(五星级)
  第二:政策强逼法。凡是没有签合同的同学一律不给毕业证和学位证。听说有所大学连研究生也施行了这个政策,真有点怀疑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不是那么看好!相关政策规定还有很多。其他如扣除奖学金、毕业论文不通过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造假指数:☆☆☆☆☆(五星级)

  第三:零报酬法。由学校出面联系单位,由学生和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将学生档案转移到单位,这样便顺利地提高了就业率。所有这一切手续和正规就业并无两样,只是学生不从单位领工资,所以是“零报酬”。
  造假指数:☆☆☆☆(四星级)

  第四: 单位欺骗法。个别比较差的单位来学校招聘。学校面对毕业生不肯签约,十分气愤。马上批评学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凡是单位有意向的毕业生,要求一定要签好合约。结果是工作不久之后,毕业生就辞职另谋高就了。
  造假指数:☆☆☆(三星级)

  第五:自主就业法。凡是没有签就业合同的同学要到就业中心交一份自主就业申请。学校也经常做工作,同学们要自主就业,自己创业,当老板。当然还要加点诱惑强逼!
  造假指数:☆☆☆(三星级)

  第六:自求面子法。听说班上同学都找到了工作,而有些还没有找到的同学很着急,竟然自己主动造假起来。为求面子,求人签个字,盖个印。
  造假指数:☆☆(二星级)

    第七:灵活就业法。自由职业、临时就业、申请不就业、出国等等。要求毕业生写好证明上交就业中心进行统计。
    造假指数:☆☆(二星级)

  第八:心理攻势法。辅导员把没有就业的同学叫到一起,认真做思想工作。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明年招生,你们就为学校做点贡献。弄个假的就业证明吧。辅导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母校,为了自己,造假无所谓。
  造假指数:☆☆(二星级)

  第九:考研留校法。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可是也找不到工作。学校鼓励学生考研,今年不行,明年再考。实在不行,留下来当宿舍管理员,总算临时解决了就业。不过范围比较少。
  造假指数:☆(一星级)

  第十:虚报数字法。上面不要的就是数字嘛。我们统计上来一比较,其他学校的比较高,我们改一下就是,百分之80改成百分之95,上面高兴,自己也好看,何乐而不为拉!但是这种方法比较危险。
  造假指数:☆(一星级)

  其它高校就业率造假的方法还有很多,就希望大家补充了!
  最后,联想起国外的经验,其实我们也可以把高校就业率按国外高校就业率通行的指标调整为调查一年后的就业结果,再加上由第三方建立国家教育信息系统,谢绝学校自身的参与,从而把大学生就业信息统计建立在一个科学可测的基础上,从制度上矫治就业率统计的虚假情况。衷心地希望高校就业率不要再造假了! [专栏作者 周湘晖 撰稿]

 探讨:大学就业率到底是个啥东东
  中国大学:就业率是万恶之源?
  衡量一个大学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就业率吗?有些高校的领导可能就会肯定地回答你:是的!因为,中国的高校里,有小撮人(或者是一大把人)就得靠就业率混饭吃。
  就业率是这些人的“根子”,就业率也是他们招揽学子的“幌子”,就业率更是他们借以牟利的工具!
  当大学越来越贪婪时,当扩招成为戒不了的瘾时,就业率就成了“万恶”的源头!
[网易教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