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义工 老人好帮手
2007-11-20

 
 
BTV-北京您早      2007年11月20日   

  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您早):女医生帮助乡亲们,我们努力为他们做点事,他们又拿出爱心捐献骨髓干细胞,爱心在反复地传递,影响的人也越来越多。感谢乡村女医生,也感谢所有拿出爱心来温暖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继续我们的节目。根据全国老龄办在大中城市进行的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显示,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而“四二一”结构的家庭,也就是一对夫妇同时赡养4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同时,空巢老人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顺义区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让义工服务成为空巢老人和低收入老人的好帮手。

  陈大妈今年86岁了,老伴在解放战争时期就牺牲了,她有一个女儿,但是进入老年后,女儿因为身体原因,一直不能过来照顾她。

  陈大妈患有帕金森综合症,手脚都不太利索,基本上什么活也干不了,生活十分困难。

  记者采访的当天,正赶上小雨,陈大妈不时地走到阳台上盼着义工小李的到来,她说,这么多年了,生活都是靠她照顾着。

  陈大妈说,小李是社区居委会牵线和她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自从有了小李,陈大妈踏实多了。上午十点钟,小李准时出现在陈大妈的家。

  小李叫李玉芝,和陈大妈住在一个小区,自从和陈大妈结成对子后,她把照顾陈大妈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陈大妈也十分喜欢这个有爱心的小李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李玉芝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孩子住在小区里,生活比较拮据。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她找到了工作,所以,小李也想做些工作回报社区,因此就当上了义工,而且还把陈大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李玉芝:当自己的亲奶奶一样。

  记者在对社区的调查中了解到,社区义工服务已经成为顺义一个长效的养老助老机制。在胜利社区记者看到,居委会专门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档案,里面除了老人的个人信息外,老人可以选择需要的服务信息。

  社区义工都是居民自愿报名参加,居委会根据义工的特长安排一对一的帮扶工作.社区义工赵文美今年58岁了,她自己的特长就是喜欢和人聊天,所以社区的聊天室成了她的办公室。

  和赵文美聊天的老人因为脑血栓,患上了抑郁症,整天郁郁寡欢。

  居委会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就劝老人到社区的聊天室和义工进行沟通,现在老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

  看到老人的心态转变了,义工赵文美也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充实了。

  赵文美:对自己也是帮助。

  目前,顺义区有社区义工3600名在义务服务于养老事业。为此,顺义区民政部门还专门成立了义工联合会,具体指导组织义工开展养老助老服务活动

  义工无私体贴的关怀,让许多空巢老人有了依靠,他们用热情的双手搀扶着老人走向新生活同时,也用辛勤的汗水滋润着老人干涸的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