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女教师劳累过度去世 300学生长跪不起挽师魂
2006-11-17

荆楚网(楚天金报)河南消息上月2日,年仅31岁的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万古镇一中初二(3)班班主任杜继红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倒在了她那间办公室兼宿舍里。

作业批语竟成“绝笔”

当天早上7时许,隔壁张社玲老师看到杜继红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便轻轻叩门,当杜老师7岁的弱智儿子打开房门时,眼前的情形把她惊呆了:杜老师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经医生诊断,杜继红系劳累过度引发脑血管病变死亡。

杜继红走得那么匆忙:前一天下午她还上了3节物理课,晚上参加了学校的教研教改座谈会,会后又到教室辅导学生自习,等学生就寝后,她又批改了3个班的物理作业。谁也没想到,近200本作业上的批语竟成了她的“绝笔”。

学生自发送别恩师

杜老师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300多名学生自发来到她的办公室前。孩子们先是深深地鞠躬,然后一个学生“扑通”跪在地上,其他学生也都跟着跪倒在地。霎时,杜老师办公室前的空地上,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孩子。

时间一分分过去,天气很冷,地上冰凉,任凭校长、老师如何劝说,孩子们谁也不肯起身。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同学们又一起给杜老师磕了一个“响头”之后,才含泪离开。

真想叫您一声妈妈

“杜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初二(3)班的许露嘉在杜老师的灵前哭成了泪人:“去年4月份,一天晚自习后,我突然肚子疼,是杜老师带我去镇卫生院,并一直陪在我身边,直到第二天凌晨输完液,杜老师又把我送回宿舍。”

“杜老师眼里没差生。”一名已毕业的学生追忆道,2002年,他因经常旷课、打架,面临劝退处分,是杜老师坚持留住了他。他说:“杜老师,我没考上高中,不是您的合格学生,但您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微笑背后是磨难

见过杜继红的人都说她很乐观,不论对同事还是对学生,她总是一脸真诚的微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她微笑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

杜继红有脑外伤后遗症,丈夫退伍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母亲瘫痪在床需要照料,儿子先天性弱智,连简单的生活常识也不懂……她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但只要一走进教室,她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校长仝军典说:杜继红生活最困难,但她备课、批改作业都是最认真的。

献给学生无私的爱

杜继红从教12年来,学生们从她那里得到了太多的温暖。哪个学生穿得薄了,她拿出自己或丈夫的衣服为学生御寒;哪个学生家庭贫困,她就给他垫付学费。杜继红还有一个习惯,就是除了晚上休息,其他时候很少锁门,暖瓶里从不缺热水,以方便学生去她屋里喝水。杜继红平常生活十分俭朴,但她每学期都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奖品。

杜继红对学生无私的爱,赢得了孩子们一颗颗纯真的心。杜老师去世后,学生们自发捐款,为她的儿子买来两套棉衣、两双棉鞋以及火腿、饼干等。全校18个班的学生还将18包用白纸裹起来的零钱送到杜老师家里。


相关链接:谁为教师“过劳死”埋单?

西方哲人说:生命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当生命的华章在不该结束的时候戛然而止时,谁该为这打了折的“幸福”埋单呢?1月7日《河南日报》消息:女教师劳累过度去世,300多名学生长跪不起。年仅31岁的滑县万古镇一中初二(3)班班主任杜继红老师,永远地倒在了她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屋子里。经医生诊断,杜老师系劳累过度引发脑血管病变死亡。

在教师节或者感恩节,鲜花掌声轰轰烈烈地抽象出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那些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牺牲家庭幸福,甚至献出生命的教师,如期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媒体追捧的对象。丧失人本关怀和人文悲悯的所谓“带病工作”、“倒在讲台上”在文字影像间渐渐成为高大全的师德基点,万人景仰……

我敬重杜老师或其他人民教师的伟大与荣光,但从来任何行业道德都不该是以冰冷的生命流逝去奠基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崇尚人本、尊重个人感受的社会,“过劳死”的一个又一个教师,是多么值得警醒的昂贵寓言啊!毋庸讳言的是,法律制度是公民生命的最佳保护神。从制度设计看,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劳动保障制度,但是仍然没有考虑到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劳动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形式。譬如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衡量劳动强度的指标就是劳动时间的长短,超过法律规定的工时标准才可能“过劳”,但是基层学校一面要教师八小时坐班,一面又是“苛捐杂税式”的早读、早早读、备课改卷、晚自修等等的定点到班。教师的工作时间从来就是一块没有框架的橡皮泥:他们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承担着严重的精神压力,遗憾的是这种压力,并不以肉体损伤表现出来,也因此他们成为劳动保护中“被遗忘的角落”。

网上流传的教师十大压力可以为“过劳死”聊作注脚:工作要超负荷、教育科研要多面手、职称评定要有门路、学生成绩要年年月月周周负责……教师过劳死只是“天妒英才”的唯心谎言罢了,背后是“制度短缺”的惶惶真相。一个教师在社会文化生态中的定位应该是理性的人情的,我们现在说英雄也是人、明星也是人,那么,教师呢?往深层里说,教师“过劳死”现象的出现乃是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严重不均衡的副产品。在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下,一些领域、一些群体的付出与回报出现严重失衡状态,结果就出现了竞争越激烈,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个体透支的生命越多,生存质量也就越恶化。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子”来指出这个可怕的“潜规则”。

社会给了我们热爱教育的自由,也请赋予我们珍爱生命的权利吧。(舜网-济南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