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十个“面对”心理
2007-10-26

来源:新浪

  生活中十个“面对”心理

  1. 面对欺诈

  遇到太像“人”的人,即俗话所说“人五人六”的那些人,就要注意防止上当受骗了,因为骗子往往是一些“貌则人,其心则禽兽”的伪君子。

    骗子是最好对付的,因为存在一个规律:永远是骗子找你,而不是你找骗子。骗子找你,无论是推销还是奉送什么,你不理睬他就是了。正像古老的童话故事里所说的那样,小兔儿不开门,大灰狼便无可奈何。

  2. 面对威胁

  面对威胁,最需要的是冷静与机智。应该清楚:被歹徒威胁,你固然恐惧,歹徒更恐惧;你固然紧张,歹徒更紧张。在心理上,永远是受害者一方占优势。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冷静机智地加以应对,也许会摆脱险境。一旦你比歹徒还恐惧,比歹徒还紧张,那就离祸不远了。

  3. 面对骚扰

  时下骚扰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客人赖在你家不走,驱攘至为不易,这同样是一种骚扰。面对诸如此类的骚扰,除了直接摆脱,别无良策。碍于面子采取间接摆脱,无论多么巧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间接摆脱的有效期很短,直接摆脱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4. 面对高傲

  几百年前的古人就阐释过了:“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犹兢兢焉。”高傲者的狂傲不敬,伤害的不是你,而是他自己。

  5. 面对吹牛

  吹牛是国民劣根性之一。无论是谁,时时都有可能遇到吹家。吹牛是心理发泄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心理发泄的正常手段。

  6. 面对自私

  “自私”特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人。这种人不接受“黄金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不讲道德准则。遇到这种人最棘手,纵容也不是,以牙还牙也不是,剩下的只有“躲”了。不与这种人共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7. 面对冷漠

  人们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冷漠,但往往喜欢把冷漠送给别人,强制别人接受这个面目可憎的礼物。当这个礼物送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坦然地接受它,但千万不要像传彩球那样把它再传到别人那里去。让它传到你那里戛然而止,这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做的人多了,冷漠就少了。

  8. 面对偏激

  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偏激者,那说明你的生活缺乏色彩;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偏激过一次,那说明你的生活缺乏激情。鲁迅是个偏激者,有些地方偏激得可爱,但他远比平平和和的和事佬有价值得多。

  9. 面对无知

  无知分为两种:善无知与恶无知。“夏虫不知冷冰”即属于前者,夏虫活不到冬季,不知冷冰无可厚非。明知而装不知道、该知而故意不知,这是恶无知,恶无知是通往错误与罪恶的桥梁。

    面对恶无知者,不能和他们一起跨上罪恶之桥,他们非要上桥只好与他们决裂,哪怕曾经是朋友。恶无知以无良知、无道德最可怕。

    拉欠莱说:“学术无良知就是灵魂的毁灭,政治无道德就是社会的毁灭”,诚哉斯言。

  10. 面对无理

  不讲道理,耍混耍无赖,其实质是否认业已公认的准则、契约或价值标准,另立自己的一套,并把这一套强加于人。有大无理者、小无理者之分。

    和不讲理的人讨说法很难,所以往往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忍让还是讨说法,需要算计,选择比较合算的方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