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
生活中十个“面对”心理
1. 面对欺诈
遇到太像“人”的人,即俗话所说“人五人六”的那些人,就要注意防止上当受骗了,因为骗子往往是一些“貌则人,其心则禽兽”的伪君子。
骗子是最好对付的,因为存在一个规律:永远是骗子找你,而不是你找骗子。骗子找你,无论是推销还是奉送什么,你不理睬他就是了。正像古老的童话故事里所说的那样,小兔儿不开门,大灰狼便无可奈何。
2. 面对威胁
3. 面对骚扰
时下骚扰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客人赖在你家不走,驱攘至为不易,这同样是一种骚扰。面对诸如此类的骚扰,除了直接摆脱,别无良策。碍于面子采取间接摆脱,无论多么巧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间接摆脱的有效期很短,直接摆脱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4. 面对高傲
5. 面对吹牛
吹牛是国民劣根性之一。无论是谁,时时都有可能遇到吹家。吹牛是心理发泄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心理发泄的正常手段。
6. 面对自私
“自私”特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人。这种人不接受“黄金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不讲道德准则。遇到这种人最棘手,纵容也不是,以牙还牙也不是,剩下的只有“躲”了。不与这种人共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7. 面对冷漠
8. 面对偏激
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偏激者,那说明你的生活缺乏色彩;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偏激过一次,那说明你的生活缺乏激情。鲁迅是个偏激者,有些地方偏激得可爱,但他远比平平和和的和事佬有价值得多。
9. 面对无知
无知分为两种:善无知与恶无知。“夏虫不知冷冰”即属于前者,夏虫活不到冬季,不知冷冰无可厚非。明知而装不知道、该知而故意不知,这是恶无知,恶无知是通往错误与罪恶的桥梁。
面对恶无知者,不能和他们一起跨上罪恶之桥,他们非要上桥只好与他们决裂,哪怕曾经是朋友。恶无知以无良知、无道德最可怕。
拉欠莱说:“学术无良知就是灵魂的毁灭,政治无道德就是社会的毁灭”,诚哉斯言。
10. 面对无理
不讲道理,耍混耍无赖,其实质是否认业已公认的准则、契约或价值标准,另立自己的一套,并把这一套强加于人。有大无理者、小无理者之分。
和不讲理的人讨说法很难,所以往往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忍让还是讨说法,需要算计,选择比较合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