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用知识改变命运,曾以收购“破烂”为生的39岁贵州桐梓农民黎开健2002年考上遵义医学院,圆了他20年的大学梦。如今,三年的大学生活早已过去,黎开健已快毕业一年多时间,但由于一些年龄偏大和学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他却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35岁考上大学
据介绍,今年39岁的黎开健原是贵州省桐梓县木瓜镇水银乡的农民,之前曾以收购“破烂”为生。由于家庭贫困,父亲早逝,他13岁小学毕业后便辍学了。
后来,为了维持生计,他只身一人来到桐梓县城闯荡。其间,他帮过馆子,挑过大粪,擦过皮鞋,蹬过黄包车,捡过垃圾……。“但再苦再累,也没有失去读书的欲望”黎开健说,他尽力省下钱来购买书籍,自学初中、高中课程。
“在25岁前,黎开健曾多次参加高考,但都名落孙山,没有被录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在他26岁结婚之后,他仍然坚持学习。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新政策,不再限制报考高等院校考生的年龄,这一政策的出台让黎开健喜出望外。通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2002年9月正式被遵义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录取,圆了他近二十年的大学梦,那一年他35岁。
年龄偏大难就业
黎开健说,如今,短短的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经逝去,至今他已毕业快一年多时间了,但由于自己年龄偏大等多方面的原因,他却迟迟未能找到工作。他说,从去年7月大学毕业以来,他曾先后到过当地一家铁路医院和多家私营医院求职,但都以他年龄偏大(39岁)和学历不高(专科)为由拒绝了。
大学生当起“破烂王”
黎开健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多次求职都以失败而告终,受生活的逼迫,无奈他便只好当起“破烂王”,每天穿梭于县城各条大街小巷,以收购废书、废报、废纸版为生。
黎开健说,这样一来,他每月能挣到八、九百元,基本能够满足家庭生活和儿子上学开支。他对现在的现状感到很满意,并未因此有任何压抑的情绪。他说,当前,毕竟大学生当“普通劳动者”已经是时代的大方向,他只希望世人对此理性地看待。[张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