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啃出心理疾病
2007-10-12

来源:MSN中文网—长沙晚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省会精神科专家点评了目前常见的包括“啃老族”、青春期叛逆和恐惧遭难心理等几类典型精神心理疾病症状,提醒人们关注心灵保健,不良情绪及时疏导。

    症状一:“啃老族”心理问题不可忽视

   典型案例:市民黄小姐大学毕业多年,由于不善交际,在找了几份工作后感觉不适而辞职。如今,她一直待在家中,靠父母的退休金供养,不愿出去找工作。

    专家点评:湘雅二医院博士生导师刘哲宁指出,黄小姐这类人群属于时下通称的“啃老族”,其心理症状属于由过分依赖家庭导致的精神焦虑症,严重者可能出现自闭症状。建议求助于心理医生,寻求正确解决之道。

    症状二:对抗障碍导致异常叛逆

   典型案例:今年13岁的小驰,从小聪明活泼,上学后不能专心听讲,常和同学发生冲突。上初中后他迷上了电子游戏,经常旷课去网吧。

    现在正上初二,脾气暴躁,曾为母亲不给钱上网而摔桌打椅,甚至把妈妈推倒在地,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后还扬言要报复这个老师。

    专家点评:湘雅二医院教授苏林雁、省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专家熊敏辉教授称,小驰这种行为在医学上被诊断为对立违抗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的抗拒、公然反抗、不服从及敌视权威的一种行为模式。在13~15岁中学生中有6%存在这种障碍,男孩多于女孩。建议有针对性地予以治疗,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症状三:惊恐障碍引发躯体紊乱

   典型案例:市民李先生独自一人在家时,经常会想起一些令人害怕的事情,导致出现小便增加,肌肉紧张,有时紧张之余甚至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直接拨打120求救。但120急救车将其送往医院就诊,却检查不出任何病症。

    专家点评:湘雅二医院博士生导师刘哲宁指出,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惊恐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一种。

    研究显示,焦虑症患者中有逾两成的该类患者属于焦虑症的惊恐障碍,这类人群由于不时回想一些令人害怕的事情,导致肌肉紧张、小便增加等身体反应。

    他提醒,其实焦虑属于人之常情,对焦虑产生焦虑才是抑郁。建议平日保持乐观心态,多与人交流。

    症状四:灾难引发心理危机

    典型案例:市民黄先生在一次外出中,曾经亲眼目睹一场惨烈车祸发生。尽管事情已过去数年,但他总会无数次回忆起当时车祸的场景,饱受失眠困扰。

    专家点评: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李凌江教授称,当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人们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致使心理失去平衡,而又无力主要依靠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常态的状况,便会出现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就会出现影响终生的心理问题。

    建议精神卫生工作者通过交谈、引导、沟通、疏导、抚慰等方式,帮助心灵遭遇短期失衡的受难者进行情绪释放、宣泄和重新调整,帮助他们重建正常水平的心理健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