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吴明平创业记:笑对生活
2007-09-30

 

金融网  2007-9-29 17:03:01 来源:丽水日报
 

  今年36岁的吴明平,在经历了多次创业的失败后,最终认准了办山兔场这条路。只一年多时间,他的山兔场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还为十几名当地农民提供了季节工的机会。

  谈起十多年走过的坎坷历程,吴明平感慨万分:“路就在脚下。残疾人的路虽然难走,但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把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与自身努力相结合,不等不靠,自尊自立,终究能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

  吴明平9岁那年因遭车祸,被截去了左上肢。但他不安于政府救济,高中毕业后不久就做起了袋料香菇,还种植过烤烟。之后又在本村开了小卖店,3年多后,由于经营不善、效益不好而停业。多次尝试都失败了,他毫不气馁。去年7月中旬的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福建永定农民养山兔致富的消息,眼睛一亮:“这条路子一定能走好。”在亲友的帮助下,他试养了23只山兔,并获得成功。接着,他把养山兔规模扩大到了180只。正当他准备放手大干的时候,他养的山兔成批地死去,180只山兔幸存无几。吴明平一度很沮丧,但生性好强的他不甘心半途而废。“别人能养好,我为什么就不能”,吴明平决定一路走到底。

  要养好山兔,就必须依靠科技,吴明平由教训中领悟到这个道理。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县畜牧兽医局的一位专家,并从此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养山兔的道路。实践中,他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到县城讨教专家。有一次,有几只山兔出现不良症状,吴明平决定上县城请教专家。家人都劝身体不适的他改天再去,可他想到那百余只山兔的“命运”,咬紧牙关上了车,一路呕吐,硬是撑到了县城。他还订阅了《农村信息报》、《农村百事通》等报刊,结合实际,坚持自学。

  吴明平从养山兔中尝到科技带来的甜头。他现已繁殖杂交母山兔45只,年产7至8窝,每只种山兔每窝产仔兔6至7只,加上出栏山兔收入,年获纯利12000多元。

  小有收获的吴明平干劲十足。他还承包了黄淤村徐洋片山田,搭起简易房,种上了9亩吊瓜和8亩墨西哥玉米、黑麦草,养起猪、鸡、犬等,还对4亩低洼田进行开发,养上了草鱼、鲤鱼,把寂静的小山沟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综合种养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