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org 2007年09月29日
北京电视台报道(直播北京):残障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不幸的,但能走进校园感受温暖,他们又是幸运的。有了这样的特殊教育示范基地,这些残障儿童也会象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幼儿园幸福的生活。说到幸福,我们来看一位老人的幸福生活,刘敬和 老人家住丰台区 右安门街道,他每天都要用毛笔写一个“福”字,并在“福”字旁记下当天他感觉最幸福的事,老人这样一写就坚持了17年,也幸福了17年。
刘敬和老人是右安门街道的退休老人,今年75岁,他喜欢旅游、爱唱京剧、关注足球,擅长书法绘画,这些爱好让他保持一副好身板,老人还有一个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秘诀,就是每天在纸上写一个“福”字。
于是,从那天起老人就开始每天写一个福字,并在福字旁记下当天自己感觉最幸福的事,他估算了一下,每天写一个,完成一万个福字后,就需要24年零4个月,那时自己也得86岁了。
现在刘老和老伴都已退休多年,除了每天写写画画,没事还经常外出旅游,虽然大半个中国都跑遍了,但每次外出他也从不耽误写“福”字,老人表示一定要到86岁完成自己的“万福日记”,他还将日记装订成册,起了一个名字叫“福在身边”。
翻开一本本福在身边,里面写满了刘老的开心事!大到申奥、香港回归,小到女儿给自己买衣服,只要是高兴的事儿,老人马上就会记录下来。一次,老人过马路时被车撞伤,按说,被车撞伤本是件坏事儿,可检查完回到家里,老人还是把它当成“高兴的事儿”记在当天的“福”字旁边。
刘老在社区有个绰号叫做“和谐老人”,除了积极向上的生活的态度外,他热情豁达的处事观也得到邻居们的称赞。如今,老人腿脚硬朗,精力充沛,他用17年积累“福”字日记的经历向社区的老人展示了自己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